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A、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会逐渐减小,然后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氢氧化钠会先于盐酸反应,然后碳酸钠再与盐酸反应,气体质量不会从零开始,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会从零开始,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高铁等得到长足发展,跻身世界前列。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强国又迈出了一大步。大飞机使用的化学材料如图。请回答:

1)橡胶属于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如图是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钛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飞机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的密度小且抗腐蚀性能强。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6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丁一定是生成物

D. x的值是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用该方法得到的CO2气体中会通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______(填名称)气体。

4CO2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老师说将装置E水槽中的水换成热水也可以收集CO2,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

(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a”“b”“c”)表示。

(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甲<丙

C.析出固体质量:甲>丙 D.溶质质量分数: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质量/C

0

3.0

5.0

6.0

6.6

x

6.6

(1)(1)上表中,第10分钟时,x=___;

(2)(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___

(3)(3)请在下图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___;

(4)B中所装药品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可能挥发的HCl气体,你认为没有B,测量结果会____.(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x

y

A

NaOH溶液

HCl(过量)

B

CaOH2

CO2(适量)

C

H2SO4

BaNO32溶液

D

HCl

H2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收集并检验CO2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 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

D. 丁图中为了检验CO2,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如图),选用容积为30mL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I、图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实验现象为:实验开始时_____;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2)某同学用图I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_____;②_____

3)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4)图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步骤③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_____mL刻度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