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如图所示,在一个注射器和装有较多铜丝的硬质玻璃管内共封闭80mL空气,然后给硬质玻璃管加热,并缓慢向右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至硬质玻璃管内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剩余气体冷却至室温。请回答:

①实验前,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可观察到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_______mL,其原因是_________

2)课外活动小组发现红热的铜丝变黑后,为了回收再利用铜丝,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 质的讨论中,制定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请回答:

①乙方案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②甲方案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正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CO

C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CO;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再停止加热

③两种方案相比,乙方案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气球迅速变大 16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黑色铜丝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A 操作方便、安全、环保

【解析】

(1)①加热硬质玻璃管时,硬质玻璃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如果本装置气密性好,由于气球与硬质试管相连,因此,气球会迅速变大,故填写:气球迅速变大;

②根据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可知,铜丝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后,封闭80mL空气减少了80mL =16mL,因此,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16mL,故填写:16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是因为铜丝在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为固体,因此,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减少,该实验减少的数值,说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写: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①由乙方案图b可知,该实验是稀硫酸与变黑的铜丝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黑色氧化铜会逐渐溶解,会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因此,乙方案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铜丝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填写:黑色铜丝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②甲方案实验中有一氧化碳参与,且需要加热,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CO,赶走硬质试管中的空气,再加热,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被还原的铜,再次被氧化,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会一氧化碳再停止,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填写:A

③甲方案需要通入一氧化碳且需要加热,乙方案不需要一氧化碳参与,常温即可进行,因此,乙方案比甲方案操作方便、安全、环保,故填写:操作方便、安全、环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A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 。为确定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1)甲同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证明滤渣里不含_________,乙同学通过物理方法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请简述其方法和现象:_________

实验二:滤液里的溶质有哪些?

2)同学们一致认为定有FeSO4,为确定可能含有其他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铝粉

产生气泡,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滤液里的溶质还有_______

请写出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可以直接观察滤液的颜色判断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同学们对硫酸铜溶液为什么呈蓝色很感兴趣,决定探究硫酸铜溶液中哪种粒子使溶液呈蓝色。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_______溶液,观察颜色

溶液呈无色

硫酸根离子不能使溶液呈蓝色

取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

溶液呈蓝色

铜离子使溶液呈蓝色

4)除了(3)中的实验方案外,你还能设计其他方案探究硫酸铜溶液中是铜离子使溶液呈蓝色吗?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任选,请简述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的工业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如下图。

资料: ,两电极,一端得到NaOHH2,另一端得到Cl2

1)实验室进行蒸发操作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坩埚钳、玻璃棒和________,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

2Cl2可用于生产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反应原理为 ,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共有________种。

3)加热浓缩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始终没有发生改变的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或元素填空。

A 盐酸 B 熟石灰 C 小苏打 D 钙元素

①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 (填字母, 下同)。

②人体中胃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③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____

④人体缺乏会引起佝偻病的是________

2)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SO2易形成酸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有一步反应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物质的性质能帮助我们开展科学探究。

[认识物质]

俗名

所含原子团

用途

氢氧化钠

_________ 火碱、苛性钠

氢氧根

精炼石油等

碳酸钠

纯碱、苏打

____

生产玻璃制品等

[定性检测]

为检测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①试管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试管2中观察到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试管3中观察到产生__________

④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管__________(选填“1” “2”“3” 中的实验。

⑤若要判断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请你选择上述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液体继续实验,完成下表。

试管的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试管________(选填“1”“2”“3”

____

____

[定量测定]

为了测定ag变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步骤和数据:①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加入药品,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bg,滴入足量稀硫酸;③完全反应后称暈C处装置质量为cg;④后续处理。

实验分析:

I.判断碳酸钠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利用实验数据,可得变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所得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锌粉和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滤液呈浅绿色,请写出所得固体中一定没有的金属。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