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25℃时,该矿泉水呈_____________(酸性”、“中性碱性”);

(3)硫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4)饮用这样的一瓶(300mL)矿泉水可以补充_________mg的镁元素。

【答案】 +4 碱性 120 144

【解析】本题考查了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

(1)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2)该矿泉水的pH>7,显碱性;

(3)硫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24+32+16×4=120

(4)300mL矿泉水中硫酸镁的质量=300mL×240mg/100 mL=720mg

饮用这样的一瓶(300mL)矿泉水可以补充镁元素质量=720mg××100%= 144 m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流程如下:

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下表所示:

温度(℃)

﹤32

32~36

﹥36

析出物的化学式

Na2CO3·10H2O

Na2CO3·7H2O

Na2CO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为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3、Mg(OH)2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除了含有 Na+、CO32-、Cl-、OH离子外,还含有________等离子(写出一个即可)。

(4)写出Na2CO3·H2O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

10

8.7

7.4

7.2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__________7(“>”、“=”“<”);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要求有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厚度堪比A4纸。含有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物 B. 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C. 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 D. 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肖剑兴趣小组同学取 12.5g 铜锌合金于烧杯中向烧杯 中加入稀盐酸加入的稀盐酸和剩余固体的关系如右图回答 下列问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 ZnCl2+H2↑ )

(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

(2)实验中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的饱和溶液80 g,其中A的质量为______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4))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选项)。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 用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是_____(填装置序号);

(4)图中的 C、D、E 三种装置,均可用如图所示的 F 装置代替,若用 F 装置进行排空气 法收集 CO2,CO2 从 F 装置的___________ (填”a”或“b”,下同)导管口通入,若要得到干燥的 O2,可先在F 装置中装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乙略去).

若 C 的溶液呈蓝色,D 是难溶性碱,则 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由 D→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若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盐,B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由 C→A 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

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NaOH与HCl

发生了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2)

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观察到有___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提 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Al(OH)3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借助_____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