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若BCaOC,则C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2 氢氧化钙或Ca(OH)2

【解析】

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 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推出F为碳酸钙,A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且A能转化为BD,可推出A为过氧化氢,B为水,D为氧气,B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F,可推出C为氢氧化钙,D能转化为EF也能转化为E,可推出E为二氧化碳。

1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B是水,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3)反应④为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⑤为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t3℃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

D.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流程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另一种单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甲醇(CH3OH)和乙醇都属于醇类,燃烧时都生成CO2,要证明甲醇燃烧的产物中有CO2,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要求写出步骤和现象)

(3)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X发生化学反应:CO2+2X=CO(NH2)2+H2O,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

(4)上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5)控制CO2的排放可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要减缓温室效应除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外,还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 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 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D. 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测定溶液 pH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gNO3NaCl反应可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10%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中发生反应:3Cl2+3H2O→HClO3+5HCl,而生成的HCl与剩余AgNO3作用生成AgCl,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最终。现有含1.1mol NaCl的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则最终能生成难溶物(AgAgCl)的质量为__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完成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脂酸钠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硬脂酸钠是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

C.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35

D.肥皂水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白玉敏、唐楠楠等,原文有删改)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物美价廉、风味独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大豆蛋白制品。

制作过程的操作如下:

点浆是制作豆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什么凝固剂能使豆浆变成豆腐呢?这是因为豆浆中的蛋白质微粒能吸附带同种电荷的离子,使蛋白质微粒之间相互排斥,聚不到一块儿,凝固剂可消除所带电荷,使蛋白质微粒凝聚。

常用的凝固剂有盐卤、石膏和葡萄糖酸内酯。用盐卤(主要成分氯化镁)作凝固剂的豆腐风味独特,弹性好,但制作较难,产量低。用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作凝固剂的豆腐,产量较盐卤豆腐高,但豆腐中含未溶解的石膏小颗粒,使豆腐有涩味。用葡萄糖酸内酯(C6H10O6)作凝固剂的豆腐称为内酯豆腐,这种豆腐品质较好,保存时间长,但质地偏软,不适合煎炒。与传统盐卤豆腐和石膏豆腐相比,内酯豆腐可更好地保留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和老年性痴呆症。

人们为了提高大豆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不断优化传统的生产工艺。近年来,研究人员研制了全营养豆腐制作的新工艺。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出品率、蛋白质利用率等都是评价豆腐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其中出品率是指豆腐的质量与原料大豆质量的百分比。蛋白质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是:

研究人员以东北大豆为原料,通过大量实验寻找全营养豆腐最佳生产条件。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全营养豆腐的出品率与蛋白质含量随点浆温度的变化关系。下表是在最佳生产条件下,全营养豆腐和普通豆腐的品质对比。

指标测定(%

普通豆腐

全营养豆腐

出品率

202

422

蛋白质含量

6.52

6.41

蛋白质利用率

36.35

74.66

水分

86

86

脂肪

2.593

2.927

粗纤维

0.21

0.63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制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原理的操作是_____

2点浆的原理是_____

3)依据上图,可得出全营养豆腐的最佳点浆温度为80℃,其原因是_____

4)对比上表数据,结合蛋白质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说明全营养豆腐制作工艺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原因是_____

5)下列关于豆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豆腐是人们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B 内酯豆腐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高于盐卤豆腐

C “全营养豆腐比普通豆腐粗纤维含量高

D 为营养均衡,食用豆腐时尽量搭配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