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AgNO3NaCl反应可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10%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中发生反应:3Cl2+3H2O→HClO3+5HCl,而生成的HCl与剩余AgNO3作用生成AgCl,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最终。现有含1.1mol NaCl的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则最终能生成难溶物(AgAgCl)的质量为________克。

【答案】167.94g

【解析】

解:NaCl的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发了三个反应:①Ag++Cl-=AgCl↓②2AgCl2Ag+Cl2③3Cl2+3H2O=ClO3-+5Cl-+6H+①+②+③: 60Ag++55Cl-+3H2O=54AgCl↓+6Ag↓++6H+ ;解:设生成银的物质量为x,氯化银物质量为y

则最终能生成(AgAgCl)的质量为:108g/mol×0.12mol+143.5g/mol×1.08mol=167.94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BD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实验室通常利用E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若二氧化碳过量,会进一步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若向含有CaOH214.8g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若生成10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____ (填字母)。

A 4. 4g B 8. 8g C 13. 2g D 17. 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的密度为1.250g/L

请计算:

1)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_____

2)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质量比(取整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盐。

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与碳酸氢钠(俗称_____),均为________色固体,水溶液均呈_______性,向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均变红色。

2)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与稀盐酸反应,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相同?校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于此,展开探究:

(方案设计)

①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同时全部推出足量稀盐酸后,观察到图2所示现象。于是他得出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②乙同学通过计算可知:0.318 g碳酸氢钠约产生0.167 g二氧化碳,而0.318 g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多,显然甲同学的设计不妥,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进行实验。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碳酸氢钠的质量为_______g

③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实验。连通管除消除稀盐酸滴入占有体积引起的误差,还有______的作用。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

1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淺红色无色

(实验结论)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反思)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第二步发生的反应是: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的组成元素相同,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若BCaOC,则C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进行了燃烧与灭火的探究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一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铜片的作用是_________

3 图二与图一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图三实验中先燃烧的是_________,若铜片上换成煤粉和木屑,发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

5)图四实验中观察到火柴头燃烧,蜡烛未燃烧而掉落。蜡烛掉落说明石蜡具有______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2℃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15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65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使哈尔滨市民提早吃上安全新鲜的蔬菜,周边的农村建起了塑料温室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植菠菜、油菜、白菜等蔬菜时可以施用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一种有氨味固体化肥,其化学式是_____,吃蔬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如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另外蔬菜、水果和粗粮中还含有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糖类,其名称是_____

2)我们的家乡黑龙江是全国的产粮大省,其中优质的非转基因大豆享誉全国,用大豆制成的豆腐、豆浆为人体提供的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_____的主要原料,同时提供_____。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_____被人体吸收。我省地处高寒地区,为保证作物生长应适当施加_____肥,它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_____能力。

3)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为_____和氮肥的工业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去采摘草莓。

1)草莓大棚所用的塑料薄膜属于_____(填序号,下同)。

A 有机合成材料

B 金属材料

2)用发酵后的牛奶做肥料,种出的草莓又大又甜。发酵后的牛奶含有CHON等元素。浇牛奶相当于施加了_____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3)食用草莓前,需要用食材清洗剂5~1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小明用1 g氢氧化钙和2 L水配制成食材清洗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