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对应操作规范的是

A. 测溶液pHB. 稀释浓硫酸

C. 取块状固体药品D. 蒸发

【答案】D

【解析】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装入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

2)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的氧化铜中混有铁粉,为提炼其中的铜,取等质量两份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

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名称是_____

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上述步骤_____(填步骤编号)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实验二

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

⑤EF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能否判断EF溶液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Mg失电子能力强,如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__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4)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图示装置中有明显错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盐酸通过装置B、F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蒸发浓缩FeCl3溶液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同时溶液中出现红褐色固体。小组同学对刺激性气味气体做出猜想:

(猜想)①Cl2 HCl _____

(资料)①Cl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具有较强的漂白能力,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②红褐色固体碱式氯化铁晶体的化学式为Fe2(OH)aClbxH2O,它在50℃时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在200℃完全分解为Fe2O3H2OHCl气体。

③浓H2SO4不吸收HCl气体。

1)小组同学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看到_____现象,证明猜想②成立。

2)为确定固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称取50.4g固体按下图进行实验。充分持续加热至200℃,最终得到Fe2O316.0gBC装置最终分别增重19.8g14.6g

加热前、后均需通入氮气,停止加热后通氮气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_____

晶体的化学式中a∶b_____,若缺失D装置,实验测得的b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x_____

请写出该红褐色固体在200℃时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学校食堂的早餐提供:鸡蛋、小米粥、鲜肉包、馒头及面条,请你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建议食堂增加含____的食物(填字母)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糖类 D 维生素

(3)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硝酸铵溶液显___(酸性碱性中性”)

(4)甲醛(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镜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醛的工业废水,可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液中可能有Fe(NO3)2Mg(NO3)2Cu(NO3)2

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 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