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李莉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铜、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查阅资料]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H2SO4
Na2SO4
MgSO4
CuSO4
溶解度/g
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23.1
(1)根据上述信息,可排除           溶液;
(2)为确定其成分李莉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溶液;
[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及步骤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或有关化学方程式
 
 
 
 
1)硫酸钠和硫酸铜溶液(2)硫酸镁(或硫酸)
实验方法及步骤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或有关化学方程式
用一只试管装少量该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为MgSO4
MgSO4+2NaOH=Mg(OH)2↓+Na2SO4

试题分析:(1)硫酸的溶解度是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20%,可能是硫酸;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7%,即最大质量分数不会超过17%,而图中信息为20%,则一定不是硫酸钠溶液,根据硫酸镁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硫酸镁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8.06%,即最大质量分数不会超过28.06%,可能是硫酸镁;根据硫酸铜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8%,即最大质量分数不会超过18.8%,而图中信息为20%,则一定不是硫酸铜溶液.(2)可根据硫酸或硫酸镁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研究从其结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
Ⅰ.结构:
NaOH含有钠元素,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的    (填“开头”、“中间”或“结尾”)。
NaOH属于碱,碱在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相同的离子,该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Ⅱ.制备:
实验室用纯碱制备烧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Ⅲ.性质及变化: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因此它与生石灰一起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如右图所示,NaOH溶液可与稀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说明该反应确实能够发生,下列哪种物质肯定无法帮助你达到目的  
a.镁条    b.酚酞   c.CuSO4     d.Ba(NO3)2
Ⅳ.保存:
张老师整理药品时,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他让同学们对这瓶NaOH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部分变质为Na2CO3,依据是                                      (用方程式表示);猜想Ⅲ:全部变质
【实验设计、现象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说明猜想   可排除。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变红色,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猜想Ⅱ成立。
(3)若X是CaCl2溶液,则猜想Ⅱ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定量研究:根据上述实验,可通过测定                                               
再通过计算得到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    (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0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0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蒸气,吸水后由白色变蓝色)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将内壁涂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          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一】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由实验Ⅰ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评价】
(4)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除了催化剂以外,还有其它因素吗?以下是另一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5)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还与         有关;从实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HCl)能发生如下反应,NH3+ HCl=NH4Cl。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生成物NH4Cl常温下的状态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HCl分子比NH3分子运动速度慢,请你分析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3)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4)该实验中的注射器也可改用胶头滴管直接滴入液体,相比较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同种催化剂,还有            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开放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
药品:硫酸铜溶液、铜片、锌片、铁钉和氯化锌溶液
仪器:烧杯、试管
用品:砂纸、火柴
(1)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顺序时,应该取用哪些药品?
(2)同学们发现有的铁钉上有少量铁锈,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      发生了化学反应.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举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3)请写出你是怎样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的(过程、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