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H2SO4==ZnSO4+H2 B. 2H2O 2H2↑+O2

C. 2NaOH + H2SO4==Na2SO4+2H2O D. 4P+5O22P2O5

【答案】C

【解析】

根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分析。

A、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反应前后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氢元素由+1价变为0价,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错误。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反应前后磷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王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水的损失忽略不计,操作M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且温度没有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増大减小”)。

(2)实验所得的溶液中肯定不饱和的有________(填溶液编号)

(3)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溶液编号)。

(4)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过程中,最多可能析出晶体(不带结晶水)_______g。

(5)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未滴加稀硫酸时,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氢氧化钡溶液导电的原因是___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则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若滴加稀硫酸前在烧杯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应呈现_____色。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证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如图2,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__

(2)若儿童l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两锥形瓶中均装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____(同上);此时可观察到左面锥形瓶内的现象是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该反应中共涉及到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分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 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 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 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