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 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 “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故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据此判断即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是:碳+氧气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表达式为:碳酸二氧化碳+水,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B制氧气,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用______代替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装置A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

(4)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课本上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但是在实验结束揭开大烧杯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该气体是氨气,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并进行如下操作:

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______

(2)进行b操作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试管中的溶液______选填很快慢慢,下同变成红色,C试管中的溶液______变成红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能够防止______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能够得出在不同______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春节南昌市出台了禁止燃放姻花爆竹的规定。针对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气体成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

(1)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

(2)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4,将SO2气体通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提出猜想)猜想1:CO2 猜想2:SO2 猜想3:CO2和SO2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猜想的气体。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装置A中溶液不褪色,装置B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I成立

②装置A中_____,装置B_____

猜想Ⅱ成立

③装置A中_____,装置B_____

猜想Ⅲ成立

(反思评价)兴趣小组经讨论认为A、B装置的顺序不能倒,其原因是_____

A.不能确定含有CO2 B、不能确定含有SO2 C.不能确定含CO2和SO2

(思维拓展)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铱—192,经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箱。下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铱的原子序数为70 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C.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右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

II.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数据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空气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点燃铁丝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6)经研究表明生铁丝(含一定量的碳)燃烧时火星四射,而纯铁丝现象不明显。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金属钠与金属镁活动性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CO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CO2不同类别物质关系的知识网络(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 实验室使用完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及时盖回瓶塞。联系上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②的单质可以是活泼金属镁,该反应为2Mg + CO22MgO + C,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符合上图关系④的物质有很多,写出其中一个物质_________________

(4)CO2常用作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需要灭火时使其喷出,用微粒观点解释二氧化碳液化过程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_____ g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D操作应选用 ______量筒(从50 mL、100 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偏大”或“偏小”)。

(3)E操作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