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二氧化锰中不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D.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答案】D

【解析】

A、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变化由小于7到等于7,最终大于7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与氧气反应,与氮气不反应,氮气的质量保持不变,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二氧化锰中不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的催化剂,氧气的质量随着过氧化氢的增加而不断增加,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溶液能够溶解固体,只到达到饱和,溶液的总质量先增加后不变,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不变,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下图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②以上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DE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______(用DE表示)。

2)下图为两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不需要注明反应条件)。

②上述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填物质化学式);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为相互反应关系,“→为相互转化关系。D是一种黑色固体,DE反应生成蓝色溶液。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

2D→C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3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B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全省统一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考试中小苗等几位同学碰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苗等几位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母)____

(3)实验结束后,小苗同学将D组的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a:只含有氢氧化钠;b:只含有碳酸钠;c: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___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是____(填字母)

A 放置在空气中 B 观察颜色 C 加水溶解 D 利用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制取气体时,让反应随时停止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字母) ,化学反应原理____,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时,应将气体从____(“a”“b”)口进入E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石墨、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种类不同

B

在通电条件下产生

分子中存在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存在共同的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________色;

(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E是紫红色单质,DI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为红棕色粉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写出D化学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5)写出Ⅰ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______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_______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下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到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共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