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铁放入稀盐酸中2Fe + 6HCl = 2FeCl3 +3H2↑

B.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 2NaOH + BaCl2 = Ba(OH)2↓ + 2NaCl

C. 铝片放入稀硫酸中 Al + H2SO4 = AlSO4 + H2↑

D.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正常雨水也显弱酸性的主要原因 H2O+CO2=H2CO3

B. 医疗上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C. 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NaCl+KNO3= KCl+NaNO3

D. 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2Fe+3CuCl2=2FeCl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①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 图②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图③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铁、锌中滴加稀盐酸

D. 图④表示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甲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NaCl溶液能够导电,NaCl在水中能够解离出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90℃时,MgCl₂的溶解度是_____,在该温度下配制MgCl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_________(只列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9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90℃,析出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

(4)如乙图所示,6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MgSO4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有:试管中的镁条和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立即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还观察到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下列运动设施中没有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跑步使用的塑胶跑道 B. 排球使用的化纤球网

C. 单杠使用的钢制横梁 D. 跳高使用的海绵护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性质:CO2、CO都可以溶于水

C.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 危害: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活动小组对一包原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的干燥剂产生了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干燥剂中含有生石灰

实验2,取样,滴加无色酚酞

变红

说明该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

实验3,取样,滴加足量__________

有气泡冒出

说明该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

实验反思:经小组同学最后研究发现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填序号)有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生铁炼钢 B. 石油分馏 C. 铁丝锈蚀 D. 燃放焰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一轮复习验收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汉东省北城实验学校的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不同的探究。请根据下列探究过程完成以下内容。

【变质原因分析】 引起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猜想三:是碳酸钠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甲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产生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钠

取(1)中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样品中无氢氧化钠

乙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钠

取(1)中所得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色

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甲组:猜想三正确; 乙组:猜想二正确。

你认为_________ 组同学的结论正确,另外一组同学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要想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去,我们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药品_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石灰水 C.硫酸铜溶液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