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2H

_______

Mg2+

_______

符号的意义

_______

2个氮分子

_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答案】 2个氢原子 2N2 (一个)镁离子 3O2 C、D A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部分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从化学符号的意义及物质分类标准入手。

(1)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 表示2个氢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Mg2+可表示(一个镁离子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呈正二价,故可表示为:O;

(2)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中有三个氧分子,符号表示为3 O2

②图中CD中分别有两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A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且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是单质,B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是化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2关闭、K1打开、塞子塞紧时,若M中的水不能流下则装置气密性好

B. M中盛放双氧水,N中盛放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

C. M中盛放稀盐酸,N中盛放块状大理石,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D. N中储满气体时,将水不断由M注入N中,即可将气体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回答问题:

(1)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反映出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电解水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1)加热到_____min,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做原料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按照气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动,所用仪器按连接顺序依次为_____(填字母顺序).

3)实验室若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要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为1.1g/cm3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稀释过氧化氢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稀释、装瓶并贴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铜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1)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B物质自行确定)___________。两种方案相比较,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甲方案明显的一个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

(2)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黑色铜丝网,则回收的铜丝网a的质量____(“<”、“>”、“=”)铜丝网b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金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2NaOH+SO2=Na2SO3+H2O.①关闭K,打开甲的橡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橡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

B. 步骤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直至与大气压相等

C. 步骤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水倒流进入甲

D. 步骤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直至与大气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将标的导管口连接时,装置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当将标的导管口连接时,装置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性质的探究实验,如装置E,收集一瓶CO2向其中一个塑料袋中倒入CO2 。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