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B、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可以用纸槽或药匙来取,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纸槽或药匙伸入试管内慢慢将试管竖起;
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正确;
B、取用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
C、①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日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将仪器a与d连接,一般采取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
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

(2)图乙所示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液体飞溅
液体飞溅

(3)利用装置丙能进行的实验是
A,B
A,B
(填写序号)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更加完善,可选用图丁中的
f
f
(填写仪器序号)代替图丙中的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填写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永春县质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仪器a与d连接,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先
用水将长颈漏斗颈润湿
用水将长颈漏斗颈润湿
,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
(2)利用装置乙和丁能进行的实验是
AB
AB
(填写序号).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或Zn+H2SO4=ZnSO4+H2↑;
2H2O2
 MnO2 
.
 
2H2O+O2↑或Zn+H2SO4=ZnSO4+H2↑;

(3)图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钥匙装置更加完善,可选用图戊中的
f
f
(填写仪器序号)代替图乙中的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填写仪器名称).
(4)小佳同学准备用托盘天平称取15.8g的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操作过程中误把砝码放在了左盘,高锰酸钾放在右盘,她实际称得的高锰酸钾质量为
14.2
14.2
g,制取氧气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装配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往丙装置的大试管中加入称量好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
,装好仪器,然后用酒精灯的
外焰
外焰
加热,加热前要先进性预热,具体操作是
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下方进行加热
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下方进行加热

③收集氧气,当
当导气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
当导气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
时开始收集;
④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
在水面下方用玻璃片盖紧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在水面下方用玻璃片盖紧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⑤先把导管移除水面,然后撤去酒精灯;
⑥拆卸装置,洗涤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