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冶炼铜常用铜矿石——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生成铜的简要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受热易分解,从组成上分析,它兼备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所以能与酸发生反应。

(1)反应前,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后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若所得CuSO4溶液为浑浊的,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反应①除生成CuSO4外,还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 + CuSO4 == FeSO4 + Cu 过滤 滤纸破损 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H2O 、 CO2

【解析】(1)根据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解答;(2)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解答;(3)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是过滤解答根据过滤操作中的失误分析解答;(4)根据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解答。(1)反应前,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uSO4 = FeSO4 + Cu;(3)反应①后进行的操作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若所得CuSO4溶液为浑浊的,则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反应①是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除生成CuSO4外,还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为H2O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克

B. 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3.9%

C. 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 100℃时(100+246)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时,析出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13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 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Ⅲ: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足量的________

白色沉淀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取滤液加入________

________

证明猜想Ⅲ成立

(提出问题2)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2)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极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操作B的名称为________,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烧杯和玻璃棒。

⑵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⑶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___(选填“<”、“=”或“>”)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实验探究3)为了测定NaOH的纯度,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

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⑷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

⑸取10g样品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知产生了CO20.44g,求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将其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振荡,惊奇的发现无色澄清石灰水:变红的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小明同学感觉很好奇,请你随他们一同探究吧。

(1)澄清石灰水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后又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浑浊的石灰水再次变澄清?

(猜想与假设)猜想1:________;猜想2:酚酞溶液; 猜想3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验证)小明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浑浊后,立即停止;往浑浊的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故得出猜想2不正确。

小明为了验证猜想3正确,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数字实验测定红磷在密闭空气中的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①影响集气瓶中压强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____________

②压强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综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E段压强突然增大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不变浓

B. 将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析出晶体

C. 在t2℃时,1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60g

D. 在t2℃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MC B. 核内有115个质子

C. 是非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生产钛,其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2)钛酸亚铁FeTiO4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价。

(3)以CO和H2在合成塔中生产甲醇(CH3OH)属于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氯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FeTiO3+6C+7Cl22TiCl4+2X+6C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图1中的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家尝试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如图2。

①眼药水瓶中的固体是碎鸡蛋壳,快餐盒中的液体可能是厨房中常用的___________(填字母)。

A.盐水 B.糖水 C.白酒 D.白醋

②眼药水瓶可以上下移动,该装置相当于图1中的装置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