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6年辽宁省抚顺市】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答案】A

【解析】A、铁粉和木炭粉都是黑色的粉末,因此观察颜色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B、铵根离子能够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和水,因此加熟石灰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无现象的是氯化钾,能够得到鉴别的目的;C、氧化铜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和水,而铜不反应,然后通过过滤得到铜,故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D、碳酸钙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能够达到除杂的目的;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C. 当X=8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 。组装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______(填“前”或“后”)放置,B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从图中选择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下流程操作:

过滤所用的仪器和用品除铁架台、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在蒸发过程中,当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⑷若用水将右图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5 C.+6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②食醋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____

③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 ④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自制汽水”的课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柠檬酸的pH____7(填“<”、“=”或“>”);

②装汽水的塑料瓶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③白糖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填“糖类”“油脂”“蛋白质”);

④有关小苏打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属于酸 B.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D.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C.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D. 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没有 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事实

结论

A.

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

滤纸肯定破损了

B.

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破裂

试管口肯定没有略向下倾斜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