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二氧化碳是能加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气肥

C.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CO2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

D.干冰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溶于水,不是能溶于水,故是错误的叙述; B.二氧化碳是能加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气肥,是正确的叙述; C.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CO2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是正确的叙述;D.干冰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作溶剂

B.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作保护气

C.盐酸具有挥发性——除铁锈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探究:

(1)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HCl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HCl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3)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宣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 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 将长颈漏斗换成针筒以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 加热反应物

④ 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4)某同学用图中A、E、F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相关性质。E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F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ZnAg分别放入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受热升华 B. 蜡烛燃烧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 用海水制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CuO B. Na C. N2 D. 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和一定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固体全部溶解。他们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 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 CaCl2、Ca(OH)2; 猜想四: CaCl2、Ca(OH)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_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1:________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2: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拓展】

酸性较强的液体直接进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要处理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

A.CaO B.CaCO3 C.Ca(OH)2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取50g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同时充分搅拌。测得生成的气体和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_________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反应完。

(2)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2)以上 (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将CO2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司马光砸缸 B. 凿壁偷光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