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在符号Mg中即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的符号有()

A.1B.2C.3D.0

【答案】B

【解析】

物质的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只能够表示5个三氧化硫分子,只能够表示微观意义;

Mg可以表示镁元素,1个镁原子,镁这种物质,Mg即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

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即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

在符号Mg中即有微观意义又有宏观意义的符号有2个;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小明同学配制100 g 10% 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认真观察指出图中有错误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准确称取10克氯化钠,仰视读数量取90毫升水,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填“>”“=”“<”)。

4)若要将配制好的10%NaCl溶液稀释为5%NaCl溶液,需要再加水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看到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标签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提出对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杂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 + 2H2O2NaOH + H2↑ + 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氢氧化钠固体。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杂质为Na2CO3NaCl

小组同学猜想含有NaCl的理由是:原料中的氯化钠没有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含有Na2CO3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

固体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猜想正确

步骤②:待步骤①中溶液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过量_______

开始无明显变化,后产生气泡

步骤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已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1)写出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试计算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_______ g。(不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322日世界水日之主题--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请列举水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 ______

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用 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______ 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

3)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 ______

4)当你身处在地震灾区时,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饮用下列各项与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吸附B消毒C电解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判断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分解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

加热碳酸氢铵_____

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D.若实验过程中,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