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

【答案】A

【解析】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硅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硅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为:28-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鸡蛋壳主要成分是 CaCO3,其他 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 变浑浊。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1)鸡蛋壳溶解 查资料知: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在 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 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由图 1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 H+ OH-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 CO32-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 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 查资料知: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2)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 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 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设计:先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再称取 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 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 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 3 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______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 6g 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 0.1%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NaAl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第一组同学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

2)第二组同学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再向滤液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看到___________,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___________(填名称);

猜想五:镁粉和炭粉。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

1)不溶物D____________(填名称);

2)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 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原理探究)

第三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______ (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有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的过程是首先生成一种碱,这种碱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又变成另外一种碱,请写出生成另外一种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若将烟气中的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能会导致的污染问题是__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__

3)设备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

4)另一工厂为防治SO2的污染,另外设计了一种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同时也得到了硫酸等工业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Fe2(SO4)3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Fe2(SO4)3+2__+SO2=2FeSO4+2H2SO4

②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迪的社会实践中喜欢收集各种颜色的矿石,他收集了下列矿石样品。

A.铝土矿(Al2O3) B.孔雀石Cu2(OH)2CO3 C.菱铁矿(FeCO3) D.石英石(SiO2)

(1)棱铁矿的主要成分FeCO3读作__________

(2)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中含有的原子团为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

(3)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以上矿石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为__________(填字母选项)。

(4)石英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5)AlFe3O4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得到F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流程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另一种单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甲醇(CH3OH)和乙醇都属于醇类,燃烧时都生成CO2,要证明甲醇燃烧的产物中有CO2,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要求写出步骤和现象)

(3)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X发生化学反应:CO2+2X=CO(NH2)2+H2O,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

(4)上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5)控制CO2的排放可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要减缓温室效应除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外,还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药品前应先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为了加湿气体并观察气体输出的速度常用到装置F,应将_____(选填“a”“b”)端接入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测定溶液 pH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请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_____填“B”或“C归一类,理由是_____

A

B

C

2HH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HHH。制造燃料电池常用,制造氢弹要用HH。请据图示回答:

HH三种原子中,_____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写出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