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资料:棉花的着火点为210

[步骤1]U型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2]关闭K2,打开K1,从b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U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右端白磷先燃烧,一会儿棉花开始燃烧,此时左端棉花没有燃烧。

(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2)请解释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完成下表:

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

对应现象

温度达到着火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答案】赶尽管内的氧气棉花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因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步骤1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与氧气接触

【解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赶尽管内的氧气;(2)请解释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棉花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因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3)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1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或步骤3中的左边棉花不燃烧,右边棉花燃烧);与氧气接触,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赶尽管内的氧气;(2)请解释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棉花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因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3)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1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或步骤3中的左边棉花不燃烧,右边棉花燃烧);与氧气接触,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故答案为:

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

对应现象

温度达到着火点

步骤1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或步骤3中的左边棉花不燃烧,右边棉花燃烧)

与氧气接触

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60

溶解度/g

KCl

33

38

45

KNO3

31

64

110

A. 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5 g KCl

B. 随着温度的升高,某饱和KCl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

C. 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于KCl

D. 60℃时,某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

(1)图 A:南海盛产鱼虾,鱼虾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2)图 B:步入公园,花香四溢,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__的性质。

(3)图C和图 D 是环卫工人在公园内捡到的两种垃圾瓶罐,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我们尝了一勺汤,就知道整碗汤的味道,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填序号)。

①味精 ②食用油 ③糖 ④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________;产品BC 分别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417日,张掖市畜牧局发布消息称,张掖市检出H7N9病毒,但人畜均未感染。已知: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试计算:

(1)帕拉米韦中H、O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125g10%的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水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碳酸钠样品混有氯化钠,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林进行了如下实验。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然后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稀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g

5

10

1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g

m

107.8

112.3

(1)表中的m值为________

(2)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回收三项测试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题: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瓶白色固体)用剩的药品。他们对其中的一瓶药品是否纯净产生质疑,对其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取少最固体药品,装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进行如图实验:

(讨论与交流)

(1)实验一①____(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你的理由是②___

(2)实验二中向样品溶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后③___(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你的理由是④______

(3)加入稀硝酸并且至过量的目的是⑤___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仔细讨论,最终确定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同学们根据实验结论领悟到:在选加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⑥______,又要防止⑦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