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加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C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___

NaOH Na2CO3 MgCl2 CaCl2

【答案】蒸发结晶 Mg2+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①②

【解析】

1)操作③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指的是过滤;

2)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的离子是Mg2+加入Na2CO3溶液会和氯化钙反应市场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滤液C是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

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是______,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2)若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氧气,则应在______管进______管出;若瓶内装满水后,收集氢气时应在______管进______管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计算填空:

1)已知乙醇(C2H5OH)与水的混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为54%,则该混合物中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______

2)有一包FeSO4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铁元素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探究金属的反应规律。

(探究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相同;同时加入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甲中反应方程式为___.

(2)若比较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若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长颈漏斗中的现象是___.

(4)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的质量___(大于小于等于”)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5)(探究二)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B 滤出的固体可能含有铁和镁

C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宏观、微观与符号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甲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O2N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芯彰显中国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Si),下图是某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比铝_____(填),二氧化硅中硅元素化合价为_____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雨水因溶解了少量二氧化碳,pH为5.6,化石燃料燃烧可能产生,最终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下图是形成酸雨的其中一条途径:

(1)我们把pH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

(2)以上途径的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种。

(3)为减少酸雨危害,下列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碘水(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的含量,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_____

_____

有二氧化碳。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_____,原因是_____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