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

【答案】B

【解析】

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

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1.6%,故选项正确;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已知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E装置中X的名称是_____

(2)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_____装置来除去,气流应从_____口进。

(3)已知氢气还原氧化铜可在E装置中完成,则反应过程中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验证E装置产生的水可选用_____装置。

(4)用所给仪器和药品制备纯净干燥的氢气来还原氧化铜并验证生成的水。请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右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 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有CO32-、无Ca2+

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在t2℃时,P点对应的是A物质的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2)欲使A溶液的状态从P点转化为Q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t1℃时,将AB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溶液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B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若W的值为20,则ABt1℃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油炸薯片受到营养专家的反对,因为其经油炸后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反式脂肪酸进入人体后,导致必需脂肪酸缺乏;抑制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等。下图为某品牌薯片的包装和营养成分表:

1)厂商常将N2充入包装袋内做保护气,是因为N2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稳定”);该包装采用铝塑袋包装,它是在双层塑料薄膜中间夹一层铝膜,该包装袋是_____(填字母)。

a.无机材料 b.合成纤维 c.复合材料

2)表中的脂肪、蛋白质和_____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营养成分表中未标示,但_____和水也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用下列扬州特产主要与蛋白质摄入有关的是_____(填字母)。

a.仪征紫菜 b.高邮咸鸭蛋 c.宝应藕粉

3)表中的钠元素_____(填“属于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儿童缺少_____(填元素符号),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4)反式脂肪酸(C18H34O2_____(填“是”或“不是”)有机高分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石灰窑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从碳化塔中分离出轻质碳酸钙的操作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窑气是纯净物

B 浆池的作用之一是分离生石灰中的杂质

C 得到的轻质碳酸钙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Zn合金样品20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_____

3)实验测得20g该样品与154.7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质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较纯的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小阳欲制取并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请从上图AG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___________(填接口序号)。

4)小李用锥形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趣味实验,他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压到锥形瓶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五千年前使用的青铜器,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直到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例如: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也可以低于它的成分金属。而且,使用不同的原料,或原料的配比不同,就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除青铜外,常见的还有黄铜(含锌及少量的锡、铅、铝等)和白铜(含镍、锌及少量的锰)等合金。

除少数金属外,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金属材料,就需要将金属从矿石中冶炼出来。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炼铜的方法,就是用铁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我国是最早使用该方法的国家。

随着科技水平和冶炼工艺的不断提高,目前,常见的冶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冶炼方法

反应表示式(其他生成物略去)

代表性金属

热还原法

金属A的氧化物+(或一氧化碳等)金属A

锌、铜

电解法

金属B的化合物金属B

镁、铝

热分解法

金属C的氧化物金属C

汞、银

工业上就是利用一氧化碳还有赤铁矿冶炼得到金属铁。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钛合金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金属,它的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尤其是抵抗海水腐蚀能力很强,目前广泛用于飞机、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领域。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的同时,大量的金属却因腐蚀而报废。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的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可以做炊具,利用了金属的___性。

(2)赤铁矿石属于___(纯净物”“混合物)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用氯化镁冶炼镁的化学方程式___

(4)为了防止金属腐蚀,可以在金属表面附着保护膜,其原理是___

(5)下列方法,不能鉴别黄铜和纯铜的是___

A 刻划法 B AgNO3溶液 C HCl D NaNO3溶液

(6)现将一定量的ZnFe 投入到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