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镁 B氧气 C氮气 D红磷 E氢氧化钙 F大理石

(1)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2)可制作照明弹的是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

(4)可制用作烟幕弹的是

(5)用于实验室制CO2的原料之一是

(6)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1)B

(2)A

(3)C

(4)D

(5)F

(6)E

【解析】

试题分析:用于急救病人的是氧气;可制作照明弹的是镁粉,因为镁条燃烧会非常耀眼的白光;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氮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制用作烟幕弹的是红磷;用于实验室制CO2的原料之一是大理石;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探究】

(1)方案一: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 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①请指出如图操作中的错误

②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振荡后加入镁条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4)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为此,还需要选择 (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拓展应用】

(5)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名吃“第一楼小笼包子”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A.瘦肉 B.小麦粉 C.小磨香油 D.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a ,b

(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 装置收集(填字母序号,下同);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选用 装置收集.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还必须作出的一项改正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该实验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之前要先预热…请你另补写一条注意事项:

(6)李时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李明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是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 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 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会燃烧得更充分,原因是增大了

(3)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②两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①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60℃

C.②③两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D.①③两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4)用水来灭火的原理除了隔绝空气外,还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 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方法1:

方法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实验时,欣欣用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只有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于是她便自己动手并利用已有的溶液来配置所需的氯化钠溶液.

(1)在称量时,她需要把氯化钠固体放到天平垫有纸片的 (选填“左侧”或“右侧”)托盘中,并且应当称量 g氯化钠固体

(2)她把称量好的氯化钠和实验室中现有的氯化钠溶液全部转移到一个大烧杯中,并应向其中加入体积为 mL的水,边加水边搅拌.(水的密度为1.0g/mL)

(3)如表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若此时室温为20℃,经对照,欣欣配置的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假如她想通过升高溶液的温度来得到氯化钠晶体,则你认为她的作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6.0

36.6

37.3

3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反应①、③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同?

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这种粉末是一种除氧剂.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该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该粉末是铁粉

猜想3: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猜想是否成立

实验1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猜想1:不成立

实验2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猜想2:成立

实验3

用磁铁吸引

粉末被全部吸引

猜想3:

【交流与反思】

(1)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 ,变质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2)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的粉末“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