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相互反应,“→”表示由反应物转化到生成物.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为现在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

2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3)写出C溶液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指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

【答案】盐酸 Fe CuCl2+2NaOH=Cu(OH)2↓+2NaCl 复分解反应

【解析】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故A为盐酸,B为现在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故B为铁,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CC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故C为氯化铜;

1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故A为盐酸 ,故填:盐酸。

2B为现在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故B为铁,故填:Fe

3)由分析可知C为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特点,股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故填:CuCl2+2NaOH=Cu(OH)2+2NaCl;复分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实验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连接 AB 装置,观察到 B 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由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3)王刚同学利用CD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性质实验,C 中反应所需药品是_____D 中实验现象是_____。李静同学利用图中EF装置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E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黄玉治29日表示,2017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219起、死亡375人,同比分别下降12%28.7%,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仍存在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较大事故有所反弹、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_____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

2)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请写出E点表示的硝酸盐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 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20 g15 g10 g5 g 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C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B.烧杯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D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固体是 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A

D.在一定温度下,往 AB 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溶解,A 中固体也能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3时,将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定改变

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三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气密性良好)。当开启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滴入盛有固体的试管2中时,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1)若试管2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观察到试管1中有气泡产生,且其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试管2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到两支导管口同时冒气泡、吸滤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2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

3)若观察到吸滤瓶内盛有的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变无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试管2中的固体分别可能是_____;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请你解释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你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_____可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要干燥氢气,可将气体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装有_____(填试剂名称)的F装置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