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向只含有CuSO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CuB.滤出的固体一定是混合物
C.滤液中一定没有CuSO4D.滤液中可能既有CuSO4又有FeSO 4

分析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加入的铁可能过量、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Cu,故A正确;
B、如果加入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滤出的固体中只含有铜,故B错误;
C、如果加入的铁是少量的,没有与硫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故C错误;
D、如果加入的铁是少量的,没有与硫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和盐溶液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能够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圆圆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林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猜想I: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小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提出猜想I.
[实验与结论]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选择实验装置①②③④中的装置④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④收集满一瓶气体.
⑤检验气体.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林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反应也能生成氧气,但反应速度慢.
[分析与反思]
①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所以可以作为增氧剂.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CO+H2O$\frac{\underline{\;高温\;}}{\;}$CO2+H2.上述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C(填化学式);在第二个反应中有CO2生成,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温室效应.
(3)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4)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
物质H2N2O2NH3
沸点-252℃-195.8℃-183℃-33.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用氧化铁炼铁原理的装置图:
(1)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指出所用石灰水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反应时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
(4)实验中,广口瓶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5)B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导管口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
(6)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时为何一般不用黄铁矿(FeS2)含有的硫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污染空气.
(7)此法所生成的铁与工业上炼得的铁不同之处在于得到的铁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Zn2+,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Cu+2AgNO3═2Ag+Cu(NO3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高炉炼铁的原料主要有铁矿石、热空气、石灰石、以及焦炭,该物质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提供能量,另一个作用是提供CO;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生铁密度大于炉渣.取少量高炉中炼出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当反应停止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该物质主要是C(填化学式).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具体方法表面刷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将产生温室效应
B.大量使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空气
D.随意丢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化工厂制碳酸氢铵(NH4HCO3)       NH3+H2O+CO2═NH4HCO3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2HCl+CaCO3═CaCl2+CO2↑+H2O
C.化工厂制取烧碱(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D.潜水艇中用过氧化钠提供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D.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