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燃料,化学方程式为 ,则的化学式为______;二甲醚液化后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燃料,若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则二甲醚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前面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后面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6个氧原子存在于3X中,则X的化学式为O2,故填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6.4g+16.2g13.8g=28.8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100=7.2g,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6.2g××100=1.8g,则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3.8g7.2g1.8g=4.8g,所以二甲醚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4.8g:28.8g=1:6,故填1: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碳村庄的格局如图1

1碳村庄的居民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将CO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成员——蔗糖(),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实验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______B中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红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只含有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小敏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敏另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氧化钙溶液并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实验2:将实验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

_______

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100g该溶液与1g二氧化锰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不计操作过程中的损耗)

(2)产生气体的速度越来越慢的原因是_____

A.二氧化锰越来越少

B.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来越小

C.温度越来越高

(3)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中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说明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又能说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甲同学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

烧杯+盐酸

大理石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75.0g

13.2g

83.8g

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微粒的符号)填空:

1)两个钠原子_________

2)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

3)两个氨分子_______________

4)标出氧化钙(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