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答案】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Mg+CO2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C,镁元素从Mg转化为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东同学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已知SO2化学性质与CO2相似):①分别取等质量的硫粉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伸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②充分燃烧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充分振荡,使生成的气体全部溶于水;③分别取其中一份大理石与其中一份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反应开始时,下列哪种组合冒出气泡的速率最快

A. 甲瓶溶液和丙 B. 甲瓶溶液和丁

C. 乙瓶溶液和丙 D. 乙瓶溶液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

B.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 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 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疏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火锅是重庆的旅游名片,下列火锅菜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土豆片 B.莴笋尖 C.鹌鹑蛋 D.苕粉条

(2)某些景点的观光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以减少尾气污染。写出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船游览江景是重庆旅游的一大特色,游船上使用的下列物品中,用合成材料制成的______(填序号)。

A.铝合金护栏 B.塑料救生衣 C.真皮椅套 D.钢制甲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将50g甲加入5O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C.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F为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H、I为两种白色沉淀,I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请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锌元素被称为“智力之花”,该元素符号是______

某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占,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__

今天是小红爸爸的生日:

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红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

小红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羊毛围巾。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的方法检验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妈妈说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水溶液呈________(”、“”)。

(2)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