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H2,可选用装置
A或C
A或C
(填写装置序号)作为发生装置.用图示放置的D装置来干燥氢气,则瓶内应放入
浓硫酸
浓硫酸
,从
a
a
(填“a”或“b”)进气.
(3)装置A和C比较,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通入氢气前首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如E所示,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分析:(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考虑发生装置,做干燥剂必须具有吸水性,由装置可知需要的试剂是液体;(3)根据C装置的特点考虑优点;(4)根据氢气不纯时现象考虑.
解答:解:(1)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实验室制取H2用的是锌与稀硫酸,是固体和液体,所以不需要加热,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内放浓硫酸,除杂质时要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3)装置C打开开关,长颈漏斗内液体下流,与带小孔的隔板上的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如果关闭开关,试管内气体越来越多,压强越来越大,把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内,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所以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点燃不纯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即氢气不纯的现象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A或C   浓硫酸    a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除杂质装置的组装方法,要知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现有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G三种仪器的名称:A
铁架台
铁架台
;B
试管
试管
;G
酒精灯
酒精灯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
ABCF
ABCF
,导管应在集气瓶的
部,是为了
更有利于排出空气
更有利于排出空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
催化剂
催化剂
(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A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该实验中需在试管口放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防止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请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5)实验室用 无水醋酸钠(固体)和 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备并收集甲烷所需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ABDEG
ABDEG
. 此时试管口应
略向下倾斜
略向下倾斜
,是为了防止
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6)若用如图H收集甲烷气体,气体由
b
b
端(填“a”或“b”)导入.若使用排水法,水由
a
a
端(填“a”或“b”)排出.
(7)某同学用E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就收集气体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就收集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了将它们分开,得到较纯净的CO和CO2,某中学课题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为分离装置,乙和丙为收集装置),其中所用的化学试剂可能为:①饱和石灰水;②稀硫酸;③稀盐酸.(CO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且难溶于水)
(1)甲图中广口瓶内应装的药品是
,分液漏斗中的药品是
(填序号).
(2)实验时,混合气体应从甲装置导气管
b
b
端通入,从导气管
a
a
端逸出,逸出的气体是
CO
CO
,广口瓶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3)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阀门K,使漏斗中的药品流入广口瓶里,这时发生的反应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此时逸出的气体是
CO2
CO2

(4)若要把甲装置逸出的CO收集起来,应选用
装置,CO应从该装置中导气管
d
d
口进入,若要把甲装置逸出的CO2收集起来,应选用
装置,CO2应从该装置中导气管
f
f
口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片状或粒状)、浓硫酸(密度1.84g/cm3)、水以及如图所示装置.图中量气管是由B、C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B管有刻度(0-100mL),B、C管可固定在铁架上,供量气用;C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利用此装置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过50mL).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C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C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使玻璃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在C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C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使玻璃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①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氢气,应如何操作?
取下A试管,向其中加适量水,再沿试管壁慢慢加入少量浓硫酸,震荡,是液体总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将试管倾斜,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硫酸接触
取下A试管,向其中加适量水,再沿试管壁慢慢加入少量浓硫酸,震荡,是液体总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将试管倾斜,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硫酸接触

②若改变气体发生装置,但仍要求保证不漏气,在中学的常用仪器中,可选用
100mL烧瓶、带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皮塞、烧杯和玻璃棒
100mL烧瓶、带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皮塞、烧杯和玻璃棒
等仪器来装配;在检查了装置的气密性后,应如何操作?
检查气密性后将锌粒放入烧瓶内后,用双孔橡皮塞塞紧,在烧杯中将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后,转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使之反应.
检查气密性后将锌粒放入烧瓶内后,用双孔橡皮塞塞紧,在烧杯中将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后,转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使之反应.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氢气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B管中液面的读数时,除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
调节B、C两管液面高度至相平
调节B、C两管液面高度至相平
,原因是
由于水柱本身有压强,需使气体压强与外压相等,以减小测量误差
由于水柱本身有压强,需使气体压强与外压相等,以减小测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是
试管、集气瓶
试管、集气瓶

(2)如果用高锰酸钾来制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为了收集到不含空气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  置是
F或G
F或G

(3)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铁锈是该反应的
催化
催化
剂,该反应的发生装置为
B,
B,
;用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在实验室中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CO2(或H2),
CO2(或H2),
(从学过的气体中选择),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或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
(或Zn+H2SO4═ZnSO4+H2↑),
. 铁生锈的条件是
H2O和O2接触
H2O和O2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现有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G三种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________,导管应在集气瓶的________部,是为了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__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该实验中需在试管口放________,防止________.
(4)请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5)实验室用 无水醋酸钠(固体)和 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备并收集甲烷所需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________. 此时试管口应________,是为了防止________;
(6)若用如图H收集甲烷气体,气体由________端(填“a”或“b”)导入.若使用排水法,水由________端(填“a”或“b”)排出.
(7)某同学用E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