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白粉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1)钛白粉主要成分为TiO2,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TiO2属于_______(填物质类别)。

(2)反应Ⅱ可获得海锦钛,该反应在高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答案】+4 氧化物 2Mg+TiCl4Ti+2MgCl2 分解

【解析】

(1)TiO2中,氧元素显示-2价,苏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二氧化钛中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TiO2属于氧化物;(2)镁和四氯化钛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Ti+2MgCl2;(3)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则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丙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乙是_____(填化学式),甲转化成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50.0 g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实践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__装置。

(2)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物质丙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X > Y

B.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 > Y

C. t2℃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不变

D. t1℃时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密闭容器中氢气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常温下测得氢气的体积与剩余气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点表示的意义是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B. 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C. AB段表示剩余气体为氧气

D. C点表示剩余气体体积为(x﹣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进一步测定某黄铜的组成,称取了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g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质量

1

2

3

4

5

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2

x

0.6

0.7

0.7

回答下列问题:

(1)x=__,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g。

(2)请在如图中画出样品中加入250g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示意图。

(3)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下图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图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 ______

②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______

6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______

④磷酸钠(Na5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留心观察,化学就在身边:

(1)某班同学给学校食堂提出的下列建议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多提供油炸食品 B.常提供水果 C.提供一次性餐具 D.常供应粗粮

(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应张贴下列标志中的_______;

(3)测量体温时,体温计汞柱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

(4)小明同学刚做完CO2的性质实验后,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矮不同的蜡烛(如图),竟看到了高蜡烛先熄灭的现象,请你帮他解释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