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铜陵地区的石灰石储量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2.5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粉碎后放入烧杯,然后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8.1g剩余物,请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4.4g 80%

【解析】

1)反应前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2.5g+100g112.5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

由质量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2.5g108.1g4.4g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得x10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故答案为:(14.4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图为锂原子(Li)结构示意图,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如乙图所示,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个塑料袋,将袋口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从微观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可做食品制冷剂,利用了干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丙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图表示t℃时,某溶液的微观模型,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1m2=38

B. m1﹣△M1m2﹣△M2

C. 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m的变化关系

D. 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建设新农村后,村民已经用上自来水,加入____可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活性炭常用于净水,是利用其________,日常生活中通过____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在洗碗时常加入洗涤剂,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作用。

2)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

A 蔗糖 B 乳胶漆 C 白酒  D 花生油

3)氯化钠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氯化钠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有关。

4)下列对水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 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和热量

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肥地铁2号线已于20171226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安徽省合肥市轨道交通正式跨入双线运营、多线建设的新阶段,迎来换乘时代。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前车窗选择钢化玻璃的原因是_____。地铁车身表面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为防止铁与_____接触而生锈。

2)冶炼金属钛时,将TiCl4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要求注明反应条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

2)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表示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

4)写出一个由原子序数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和结论正确的是

A. 缓慢通入N2,再加热Ⅰ处的碳酸氢铵,可观察到Ⅱ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B. 先缓慢通入CO2,再加热Ⅰ处炭粉,一定观察到Ⅱ处氧化铁粉末由红色变成黑色

C. 先缓慢通入空气,再加热Ⅰ处红磷,根据Ⅰ处燃烧而Ⅱ处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一般需要与氧气接触

D. 先缓慢通入空气,再加热Ⅰ处8.00 g黄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S2,杂质高温下不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FeS2 +11O22Fe2O3+8SO2),测得Ⅲ处碱石灰增重6.40 g,则ωFeS2= 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小红同学把实验温度恒定在330℃或380,(其他实验条件见下表),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氯酸钾的质量

其他物质的质量∕g

温度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2.0

330

100

t1

2.0

CuO 0.5

330

100

t2

2.0

MnO2 0.5

330

100

t3

2.0

MnO2 ____

_______

100

t4

请回答

(1)进行实验②和③,并对对比,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说明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则要选用实验______和实验_______进行对比。

(3)用实验③和④探究温度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则MnO2的质量是__________g,反应的温度是_________℃,实验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t3>t4,氯酸钾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一种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该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_____(写一条)

2)物质B转化为物质C的反应中,_____(填一定没有可能有一定有)单质生成。物质C转化为物质B,该过程是_____(填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物质B和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同,理由是_____

4)物质C转化为物质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