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在﹣100℃合成了化合物X(分子模型如图,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

C. X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5︰4

D. 等质量的X与甲烷完全燃烧,X消耗的氧气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届九年级(五月份)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NaCl、BaCl2、CuSO4、NaOH、KNO3

B. NaOH、FeCl3、MgSO4、BaCl2、KCl

C. 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D. AgNO3、HCl、Na2SO4、K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MgCO3MgO+CO2↑,CaCO3 CaO+CO2↑ ;

②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是 (NH4)2SO4 + MgO MgSO4 + 2NH3↑+ H2O 。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流程中,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轻烧的温度不超过________℃,经轻烧得到的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该流程中,不考虑H2O,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证明氧气是否集满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南京市秦淮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和氢气均可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作为收集装置。

(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南京市秦淮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7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仪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过旋转活塞分次滴加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c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难溶于水 ②易溶于水 ③不与水反应 ④密度与空气不接近

⑤可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 ⑥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CO2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请将可能的原因填入下表(答出一条即可),并用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可能的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猜想的结论正确

(4)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上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填装置序号)。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届九年级(四月份)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以下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 组

乙 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猜想2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写出上述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另外两种装置的不足之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水、过氧化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比:氧气、水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4

C. 化学变化的本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D. 生成物的质量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