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___________D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在D的溶液中通入A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

2)若ABCDE分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DE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BC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答案】O2 复分解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CuO +H2 Cu+H2O 2Mg+CO22MgO+C NH4Cl+NaOHNaCl+H2O+NH3

【解析】

(1)由题干可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ACO2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BO2C既能与B反应,又能与A反应,CC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而且A能转化为EENa2CO3D既能与A反应,又能与E反应,DCa(OH)2

(2) 由题干可知,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AHClDE溶液混合加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AD反应,A能转化为EENH4ClDNaOHAC能反应,A能转化为B,且BC能反应,BH2CO2CCuOMg

(1)由分析可知,BO2,故填写:O2

DE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钠,为复分解反应,故填写:复分解反应;

D的溶液中通入A是氢氧化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写:产生白色沉淀;

(2) 由分析可知,BC化学方程式为:CuO +H2Cu+H2O

2Mg+CO 2MgO+C,故填写:CuO +H2 Cu+H2O2Mg+CO22MgO+C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故填写:

NH4Cl+NaOHNaCl+H2O+NH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步骤中,_____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煎盐”和实验室_____结晶的原理相同。

2)“汲卤”获得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与氯化钾,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 7%10%,“晒卤”目的是_____;“煎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钾,实验室可用_____检验,操作方法是_____

3)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40℃时,氯化钠溶解度_____氯化钾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氯化钠与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_____20℃时,100g 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含氯化钾 1.00g,蒸发掉水大于_____g,开始有氯化钠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中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分别是_____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

4)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进.(选“b”或“c”,下同),若用G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测量溶液的pH

C. 点燃酒精灯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变化过程的是

A. 图①表示实验室用KClO3MnO2共热制O2

B. 图②表示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图④表示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铜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在空气中无法燃烧,但在纯氧中可以燃烧,下图是氨气燃烧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a通入氧气,再打开止水夹b通入氨气,此时在装置周围都可以闻到氨气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说明_____

(2)在长导管处点燃氨气,氨气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3)实验完毕,夹紧止水夹b,火焰即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4)已知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9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怎么移动? ,烧杯中有 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些化学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可以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小周将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各10克混合,并用灵敏温度计测定同一室温下溶液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实验装置放置于隔热良好的环境),记录数据见下表。

编号

稀硫酸(%

NaOH溶液(%

温度变化/C

1

9.8

4.0

3.8

2

9.8

8.0

7.6

3

19.6

16.0

15.2

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1)编号1实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2)求编号3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小周在没有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也完成了实验,小周判断的依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肥皂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

A. 蔗糖水呈中性

B. 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

C. 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 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