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名称

亚硝酸钠

阿斯巴甜

β﹣胡萝卜素

环七糊精

化学式

NaNO2

C14H18O5N2

C40H56

(C6H10O5)7

类别

防腐剂护色剂

甜味剂

着色剂营养强化剂

增稠剂

最大使用量(1kg)

腊肉0.15g

饮料0.5g

淡奶油0.02g

胶基糖果20.0g

(1)上述四种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

(2)阿斯巴甜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糖类。

(3)添加了阿巴斯甜的某饮料中,经检测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28%(除阿巴斯甜,其它物质不含氮元素)。则该饮料中阿巴斯甜的质量分数为是否超出最大用量___(填“是”或“否”)

(4)“我国应该禁止使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亚硝酸钠 不属于 不正确,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利大于弊

【解析】

(1)亚硝酸钠中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不含碳元素,故亚硝酸钠不属于有机物,阿巴斯甜、β﹣胡萝卜素、环七糊精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填:亚硝酸钠;

(2)1000g饮料中含有0.5g阿巴斯甜,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00%×0.5g÷1000g0.0048%0.028%,故超出最大用量,故填:是;

(3)食品添加剂可优化食品的色、香、味,还可延缓食物的腐败,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只要按使用标准适量使用即可,不能禁止使用,故填:不正确,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利大于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4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apH_____7c点的溶质是_____

2)如果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酚酞试液),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____色。它们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1HCl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Cl,可以表示为HClH++ClNaOH在水中解离可表示为_____。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

3BaCl2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填符号)。图3是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由此类推,硫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甲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

A. 铝的原子序数是13 B.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D. 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电子变成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不饱和溶液

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硝酸钾

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0%的甲醛(CH2O)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工业上可用甲醇(CH2O)氧化得到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AB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 生成CD的质量比为1518

C. 40%C溶液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D. 其中ACD属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回答

(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b的化学方程式___(任写一种)

(2)步骤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步骤中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产生的后果是__

(3)若现象C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干燥剂的成分为___

(4)若现象C有白色沉淀生成,并测得其质量为2.87g,同时测得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g,则现象C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则干燥剂的成分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水。海水晒盐后的母液称作苦卤水,其主要成分为MgCl2NaCl(其他成分在本工艺中不做考虑)。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1)沉淀槽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和_____

2Y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再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_____

3)蒸发、烘干后得到的MgCl2固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春天来了,小张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骑着单车去踏青。经过本次踏青之旅,同学们对化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踏青所用物品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野餐中,折叠椅支架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_____性质。

3)经过一条清澈的小溪,小军取了少量溪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现察到_____现象,说明该溪水为硬水。

4)同学们带了便携式燃气灶,其燃气主要成分是洁净能源丁烷(化学式C4H10),其充分燃烧生成两种常见氧化物,请写出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将①②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甲烧杯中,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③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___时,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

4)将③④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乙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溶液呈无色。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无色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 HCl,你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一定不含有Na2CO3

丙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还可能含有另外一种物质,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的溶质有NaCl ________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