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HCl 你的猜想: 有____

(交流讨论)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

____

我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答案】 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NaCl、Na2CO3 理由是:白色沉淀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表述合理即可)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猜想成立(或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滴加稀盐酸等稀酸,实验现象为产生气泡;滴加CaCl2溶液、BaCl2溶液、Ca(NO3)2溶液、Ba(NO3)2溶液、Ca(OH)2溶液、Ba(OH)2溶液,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等合理即可,但要注意所加试剂与实验现象相对应。)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过量)(合理说法即可)

【解析】(1)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和生成氯化亚铁,故现象为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混合后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合物;反应后有白色的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故不可能有稀盐酸,故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我的猜想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由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由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实验方法为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如有气泡冒出,则我的猜想正确;通过以上分析,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B. 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

C. 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D. 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A 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請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a”“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_(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或者病菌过多,可以采取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常用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洗碗时,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作用。在生活中你常用的节水方法是__________(写一种)。

(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通电时,两个电极上都有__________产生,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在此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氢分子_______ (2)镁元素_______

(3)硝酸根离子_______ (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吴同学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观察到固体只有少量为红色,黑色成分含量较多,于是决定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操作流程及现象如下:

(1)该学习小组由上述实验及现象得出固体成分含铜、木炭和氧化铜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____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

(2)步骤②包括溶解和_____两步操作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5)蓝色溶液E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