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据铁丝燃烧现象分析解答;

B、据镁条燃烧现象分析解答;

C、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D、据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分析解答.

【解答】解: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而非白色固体,故错误;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

D、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二氧化碳、金属的性质,解答时应该从物质的颜色、氢前金属可与酸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2℃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3)t2℃时,当B中混有少量的A时,提纯B的方法  

(4)若物质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考生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石墨      B.铅      C.木炭       D. 活性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

X + H2SO4 == XSO4 + H2↑    Y + Z(NO3)2 == Y(NO3)2 + Z    Z + X(NO3)2 == Z(NO3)2 + 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H>Y>Z   B.Y>Z>X>H    C.Z>Y>X>H         D.X>H>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                 接触容易生锈,                    

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2)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

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1:2

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由生铁制成的铁制品极易生锈,生铁属于  (填“合金”或“纯金属”),生铁生锈的条件是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3)市场上流行的一种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脂肪成分的获得主要来自(  )

A.豆类、肉类、奶类制品 B.猪、牛、羊的油、花生油、豆油

C.粮食作物、豆类、植物的根茎   D.蔬菜、水果及植物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刺激性气味生成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