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B、E组合制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应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_______

(3)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选用______

(4)可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也可以用上图所示装置(固定仪器省略)来做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时,应该将块状石灰石放在仪器________中(填字母“a”或者“b”)。

【答案】分液漏斗 集气瓶 2H2O2 2H2O + O2 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B C 关闭旋塞,往漏斗中加水,如果两边能形成稳定的液面高度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或者先加水,然后关闭旋塞,上下移动漏斗,两边出现液面高度差。回答合理即可) b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4)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进行分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分液漏斗,②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3)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选用BC

4)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所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旋塞,往漏斗中加水,如果两边能形成稳定的液面高度差,说明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应该将块状石灰石放在仪器b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碱性溶液A是____________溶液。

(3)滴入过量溶液B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能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上述实验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实验序号),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3 Li

4 Be

5 B

7 N

9 F

10 Ne

11 Na

12 Mg

14 Si

16 S

17 Cl

18 Ar

1)②号位置代表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2)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磷元素在上述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

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同一行中,元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收集气体)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II.全部是_____

猜想III.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2)步骤②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或III”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若“现象a”无明显现象, “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成立

(5)若想证明“猜想III”成立,则“现象abc”分别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绿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X+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u2O

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图l所示,在圆简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2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 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1)实验获取 3 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

蜡烛

熄灭时间/s

106

164

199

表2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②表 2 中,x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17.9 B.17.2 C.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细化:___________

④纵看表 2 数据,___________(填“低”“中”或“高”)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采用烟气脱硫工艺,能消除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 2CaSO4,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3.2t

1)理论上该工厂每天需要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该工厂燃烧的煤中含硫1.6%,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该工厂每天消耗煤的质量为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饮用水消毒是抑制传染病爆发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易溶于水。如图为制取漂白粉的工业流程简图:

1)写出步骤中碳酸钙高温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2)步骤加入足量水溶解主要发生的是___变化(物理化学”);实验室进行操作A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

3)饱和食盐水电解时发生如下反应:2NaCl+2H2O2X+H2↑+Cl2,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食盐水的另一日常用途___________.

4)通过步骤可以推测漂白粉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