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①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②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③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然后滴加过量稀盐酸

______ 产生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 ______

再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小华认为上面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讨论后,又进行如下实验:

取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氢氧化钠。

(交流反思)实验探究中,能否用氢氧化钡溶液替代氯化钡溶液?______(不能”):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密封保存。

【答案】气泡 碳酸氢钠 碳酸钠 BaCl2+Na2CO3=BaCO3↓+2NaCl 2NaOH+CO2=Na2CO3+H2O 不能

【解析】

[实验探究]

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然后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再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然后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碳酸氢钠

再取一支洁净试管,加入待测液,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小华认为上面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交流反思]

实验探究中,不能用氢氧化钡溶液替代氯化钡溶液,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填:不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小红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装置Ⅱ,装置Ⅱ与装置Ⅰ相比较,你认为装置______(填)更好一些,理由是______

3)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小红又设计了如图三种装置,用三种不同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你认为,选择______装置更

为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丙、丁为常见化合物,AB为单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名称:______,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检验化合物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试剂X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要求:所选物质类别不同)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B的组成元素相同,C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乙:______C______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l00g该溶液与1g二氧化锰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不计操作过程中的损耗)

(2)产生气体的速度越来越慢的原因是______

A.二氧化锰越来越少

B.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分数越来越小

C.温度越来越高

(3)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利用装置A(添加蓬松棉花团)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利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2)下面是利用装置E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50g甲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 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份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取出2.5g石灰石样品(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并粉碎,然后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石灰石样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______

3)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种物质的溶液中,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______

2)在t2℃时,将质量均为25g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此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3)在t2℃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蒸发10g水后再冷却到t2℃,它们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和m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wA)、wB)和w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