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甲图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是____________ (升高降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如丙图。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CO2发生了反应,则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丙内所有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烧杯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充分搅拌后测得溶液pH3。在将甲烧杯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大烧杯中除了酚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最后,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答案】升高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有气泡产生 NaClBaCl2HC1

【解析】

1)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升高;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3)根据最终得到溶液pH可知,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盐酸与碳酸钡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会产生气泡,所以可以看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甲中反应后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盐酸,盐酸可与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还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同时在丙中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生成氯化钠,所以此时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钡,还有剩余的盐酸;

故答案为:NaClBaCl2HC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填“增大”或“减小”)。

20℃时,将15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列出计算式)。

③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④甲是60℃的硝酸钾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甲大

D 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a

b

c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为____________

3)实验2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A 0.5 0.5 0.5 B 0.5 1.0 1.5

C 1.0 1.5 2.0 D 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验1-1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炔(C2H2)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以电石(CaC2)为原料制取乙炔,并对电石渣综合处理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炔发生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煅烧炉内氧化钙含量的变化有下图所示的结果,煅烧控制的最佳条件是______

3)碳化炉中,焦炭和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 CaC2 等,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写化学式),CaC2 C 元素化合价为______。碳化炉中的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你对该有毒气体的处理建议是______

4)若将电石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变黑后,趁热插入疏松的氯化铵(NH4Cl)固体里,变黑的铜丝又变回紫红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H3↑+HCl↑

2NH3+HCl=NH4Cl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HCl 猜想三:NH3

小晶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分别通入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

通入氯化氢气体硬质玻璃管中无明显变化,通入氨气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1)通入氨气,观察到乙中固体变蓝,同时生成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则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则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2)小明认为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

(拓展延伸)焊药中含有氯化铵(NH4Cl),焊药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接处金属表面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确保焊接牢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以及泥沙等杂质,如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和氯化镁都属于易溶物质

B.通常只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C.60℃时氯化镁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用氢气和过量的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NH3),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合成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了两种物质

B.反应前后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物只有水,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氢气的制备和储存成为研究的热点。

1)最理想的制氢方法: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使水分解。该制氢过程__(选填吸收放出)能量,生成的氢气与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

2)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则氢分子是___(填字母),该反应中AD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

3)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制备氢气的反应步骤如下图:

①图中Ⅳ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在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

4)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某种稀土储氢材料(用M表示)的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M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燃烧条件的实验------说明煤块不能燃烧

B.石墨导电实验-------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C.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D.探究鸡蛋壳的成分--------根据石灰水变浑浊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