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做探究酸、碱、盐的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何协同学进行的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他们将AB试管中的废液分别倒在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B试管中的溶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何协和岳娜两位同学想探究此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并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何协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NaClNa2SO4

岳娜同学猜想溶质成分是:NaClNa2SO4Na2CO3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验证)

3)何协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对何协同学的推测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娜同学将何协实验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并绘制出相关图像(如下图所示)。在滴加过量稀硝酸的过程中,下图中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通过对下图的分析,你认为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Na2SO4Na2CO3 NaClNa2SO4HCl 不正确,因为硫酸钠、碳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它猜想中的溶质成分都含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NaClNa2SO4Na2CO3

【解析】

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试管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一个过量,B试管中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一个过量,将AB试管中的废液分别倒在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说明A试管中盐酸过量,B试管中碳酸钠过量,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试管中的溶质为Na2SO4Na2CO3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溶质成分是氯化钠、硫酸钠,也可能碳酸钠过量,这时溶质成分是: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还可能盐酸过量,这时溶质成分是:HCl、硫酸钠、氯化钠,故猜想是:NaClNa2SO4HCl

实验验证:(1)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何协同学猜想正确,因为硫酸钠、碳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其它猜想中的溶质成分都含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由图可知,随着稀硝酸的加入,沉淀的质量逐渐减小,但是没有减小至零,说明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该沉淀应是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因为碳酸钡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钡与稀硝酸不反应,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故溶质的成分一定含碳酸钠,由以上分析可知,烧杯中的溶质一定含氯化钠、硫酸钠,故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ClNa2SO4Na2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已知: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Ⅰ”只进行“过滤Ⅱ”。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虽然已达到国家标准,但通过科学的清洗方法仍可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实验人员分别选取含甲、乙农药的蔬菜,研究了不同清洗方法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碱性溶液浸泡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食用碱(Na2CO3 NaHCO3 溶液有利于农药分解。如图是在室温下,研究不同浓度的食用碱溶液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每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3)画出比氮元素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请回答以下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图 1 所示的赤铁矿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炼铁的原理______

2)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银丝插入同一种溶液中(图 2 所示),该溶液是______溶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图 3 常用于实验室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导管 a b 相连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将图中的 bc 导管补充完整______(用铅笔画,并加粗描深)。

4)①将 10g 含镁 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至反应完全。该合金中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该合金与酸反应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最多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A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 。为确定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1)甲同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证明滤渣里不含_________,乙同学通过物理方法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请简述其方法和现象:_________

实验二:滤液里的溶质有哪些?

2)同学们一致认为定有FeSO4,为确定可能含有其他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铝粉

产生气泡,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滤液里的溶质还有_______

请写出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可以直接观察滤液的颜色判断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铜,同学们对硫酸铜溶液为什么呈蓝色很感兴趣,决定探究硫酸铜溶液中哪种粒子使溶液呈蓝色。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_______溶液,观察颜色

溶液呈无色

硫酸根离子不能使溶液呈蓝色

取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

溶液呈蓝色

铜离子使溶液呈蓝色

4)除了(3)中的实验方案外,你还能设计其他方案探究硫酸铜溶液中是铜离子使溶液呈蓝色吗?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任选,请简述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物质的性质能帮助我们开展科学探究。

[认识物质]

俗名

所含原子团

用途

氢氧化钠

_________ 火碱、苛性钠

氢氧根

精炼石油等

碳酸钠

纯碱、苏打

____

生产玻璃制品等

[定性检测]

为检测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①试管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试管2中观察到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试管3中观察到产生__________

④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管__________(选填“1” “2”“3” 中的实验。

⑤若要判断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请你选择上述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液体继续实验,完成下表。

试管的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试管________(选填“1”“2”“3”

____

____

[定量测定]

为了测定ag变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步骤和数据:①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气密性良好);②加入药品,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bg,滴入足量稀硫酸;③完全反应后称暈C处装置质量为cg;④后续处理。

实验分析:

I.判断碳酸钠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利用实验数据,可得变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所得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