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 ②③B. ①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即没有反应的氯化铜、剩余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pH7,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步骤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___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资料表明:有许多金属的化合物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含铁化合物和含铜化合物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小药瓶内原有的空气是否会影响催化效果的比较_____(填是或否)

2)本实验还需要一个工具:_____。借助于该工具,实验可过观察_____来得出结论。

3)有同学提出将药品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你认为还有什么其它改进方法?_____

4)如要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不同温度的分解速度,请设计一个对比试验并用文字表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

记录如下:

1实验记录

实验

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

温度/

效果得分

1

蔗糖

4

5

22

65

2

蔗糖

5

10

30

81

3

蔗糖

6

15

50

93

4

冰糖

4

10

50

91

5

冰糖

5

15

22

88

6

冰糖

a

5

30

75

7

葡萄糖

4

15

30

0

8

葡萄糖

5

5

50

0

9

葡萄糖

6

10

22

0

(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

2效果得分均值

因素

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

温度/

蔗糖

冰糖

葡萄糖

4

5

6

5

10

15

22

30

50

均值

79.7

84.7

0

52.0

56.3

56.0

46.7

57.3

60.3

51.0

52.0

61.3

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

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6中,a_____________mL

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

(反思与评价)

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为了测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石灰水Ca(OH)2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液面a端下降,b端上升

C. 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液面a端上升,b端下降

D. 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液面仍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超市出现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新产品,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阅读标签)本产品不含______,环保。

(查阅资料)①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它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②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H2O2猜想二:Na2CO3NaOH

猜想三:Na2CO3H2O2NaOH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

取适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含有______

取适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振荡、静置。

有白色淀产生

含有碳酸钠

取适量③的上层清液于试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镁溶液,振荡

清液中________

不含氢氧化钠

(得出结论)猜想______正确。

请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D组成元素相同,E是最轻的气体.根锯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G的化学式:C_______, 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1)如图甲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②处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序号),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浓硫酸 B C 引流 D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3)实验室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_____(选填)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为防止瓶底炸裂应预先在集气瓶底_____________

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军事上利用镁可用作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