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许多同学都有被蚊子叮过的经历,感觉就是痒。同学们通过化学学习并查阅资料知道:蚊虫叮咬后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证明有氢气生成。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气体是CO2

猜想二:该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____(填成立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

【答案】CO 不成立 黑色固体变红色 没有处理尾气

【解析】

[实验探究二]

猜想:蚁酸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分解除生成水外,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故填:CO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说明气体不是二氧化碳,则猜想一不成立。

故填:不成立。

Ⅱ.装置B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故填:黑色固体变红色;没有处理尾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2个氧分子:2O

B.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S2

C. 1个铝离子:+3Al

D. 3个一氧化碳分子: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H2(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温馨提示: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

2B的作用是_____,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时小明发现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H2,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

4)如图所示的装置被称作“万能瓶”,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洗气、验证气体的功能外,还有_____功能。(答出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酒精灯 c铁架台 d木块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CO2H2CO3CaCO3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A. 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 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 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 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 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用逐滴滴入的方式),混合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B. 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向溶液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C. 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

D. 该图像表示的是将盐酸液滴入氢氧化钠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不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常用的焰火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图装置制备氢化镁。

(查阅资料)

(1)氢化镁可用氢气与纳米级镁粉加热制得。氢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H)2]和氢气,并放出热量。

(2)常温下镁不与水反应,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装置,再……;

②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装置中通入氢气,D处收集的气体验纯后,给C装置加热。继续通入平稳的氢气流。

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停止通入氢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步骤①中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A中用分液漏斗添加稀硫酸的优点是____。制得的氢化镁必须____保存。

(3)实验开始时要“先通氢气”的目的,除防止氢气遇到热的空气引起爆炸外,还有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

(4)实验结束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检测得到的氢化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样品,如图放入Y形管一端,实验开始将Y形管倾斜,水和样品接触,共收集到氢气178ml,则样品中氢化镁的质量是____g。

(5)如果测量的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

A.Y形管左侧的水倒入右侧排出部分气体

B.导管伸入量筒太长,未将导管拿出就读数

C.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D.实验前Y形管里有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