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410日报道,美国首次研制出了稳定的单电子层锗,可取代硅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锗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g

B. 锗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

C. 锗原子的核内有32个质子

D. 锗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

试题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相对值,单位不是g,故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g,错误,B、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锗原子的核外有32个电子,而不是4个,错误,C、锗原子的核内有32个质子,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而锗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4,没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Cu2Cl(OH)3

Cu2O

Cu2CO3(OH)2

SnO2

其他

1

98%

2%

0

0

0

2

5%

95%

0

0

0

3

29%

34%

12%

0

25%

4

61%

0

4%

9%

26%

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 B 10% C 18% D 26%

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 B 二氧化碳 C D 氮气

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

B. 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

C. 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

D. 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Cu2CO3(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H 分别是氢、氧、氮、氯、碳、钠、镁 、钙八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CE是常用的灭火剂。请回答:

(1)GE的化学式为_______

(2)C_____(填物质名称) 反应可生成D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_____FH反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G分别表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ABG均为氧化物,且常温下状态各不同,E是一种碱,F常用作建筑材料(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根据题意回答: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常温下B为固态,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如下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D来进行制取时,通常要在试管口处放上_____________

(3)草酸(H2C2O4)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H2C2O4=CO2↑+CO↑+H2O,

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制气装置应选____(填字母)和C进行组合;除去其中的CO2可选仪器A和C进行组合,C中最好装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填小写字母)。

a. 烧碱溶液 b. 浓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4)若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图2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挤出少量盐酸使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加热处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微型塑料滴管”的功能相当于图1中的_____(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的优点很多,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有____________(答一条)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变化是化学学科最具特色的内容。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规律。

l)下面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根据示意图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精确称量发现: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

两个反应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请解释甲中称取反应后的质量与反应前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

请解释乙装置中气球胀大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一段时间后,A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用气囊鼓入空气至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A中白磷燃烧,B中无明显现象。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仅通过对比实验中露出水面的白磷和红磷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大胆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稀硫酸  猜想三:过氧化氢溶液

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是正确的;

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

(拓展与迁移)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

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1时,60g水中溶解18g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