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挤压滴管BC,控制滴入相同的液体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球形IIMnO2加快反应的速率

b.球形III中产生的气体少

c.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

(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a不燃烧,关于该步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说明白磷和红磷由同种元素组成

(3)挤压滴管A,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到球形I中,一段时间后,蜡烛先熄灭,过一会蜡烛b也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蜡烛熄灭后,在玻璃尖嘴管处放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能否证明蜡烛含有碳元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c a 二氧化碳隔绝氧气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氧气大 不能因为燃烧器中有球形I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析】(1)同时挤压滴管BC,控制滴入相同的液体量。a、球形IIMnO2加快反应的速率,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b、球形III中产生的气体不少,只是产生的气体速率慢,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II中有催化剂,III中没有催化剂。故选ac。(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a不燃烧。a、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a正确;b、不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故b错误;c、不能说明白磷和红磷由同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3)挤压滴管A,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到球形I中,一段时间后,蜡烛先熄灭,过一会蜡烛b也熄灭了,原因是二氧化碳隔绝氧气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氧气大(4)蜡烛熄灭后,在玻璃尖嘴管处放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蜡烛含有碳元素,原因是因为燃烧器中有球形I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点睛∶充分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氧气大可以用来灭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生产的烧渣(主要含有FeOFe2O3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1条,不考虑搅拌使用催化剂”)

(3)“还原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写出还原过程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图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反应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FeCl3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Ⅰ和无色溶液Ⅰ,后续实验及现象如下图:

试回答:

(1)沉淀I中成分有_____________(2)

(2)白色沉淀II______生成白色沉淀II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固体粉末中不能确认的物质是NaCl_______,其中不能确认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题文)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_

(2)汽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物质______________

(3)表示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2R+4K2O+3O2R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E的物质类别不同,C、D、F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B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线间两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H2SO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水稀释浓盐酸

B. 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 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C. 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 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