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______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

写出Fe转化为FeC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x(SO4)y(OH)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下: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

(2)“酸溶”时H2SO4与Fe、FeCO3反应,还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和Fe+Fe2(SO4)3=3FeSO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①NaFex(SO4)y(OH)z在T1℃分解会生成H2O(气态),提高温度至T2℃继续分解产生SO3气体,并得到Fe203和Na2SO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2)分别控制温度在T1℃、T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1℃、T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

(3)完全反应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x(SO4)y(OH)z中,x:y:z=_______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Fe + 2HCl= FeCl2 + H2 水和氧气(或H20和O2 加快铁的腐蚀 2Fe + O2 + 2CO2 == 2FeCO3 Fe3O4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提高铁的浸取率)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2FeSO4 + H2O2 + H2SO4 == Fe2(SO4)3 + 2H2O 防止H2O2分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使生成的H2O和SO3分别被B装置和D装置充分吸收 3:2:6 偏小

【解析】

(一)(1)根据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2)根据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会发生锈蚀进行分析;(3)根据铁在氯化钠存在的环境中会加速锈蚀进行分析;(4)根据铁、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亚铁进行分析;(5)根据铁的氧化物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进行分析;(二)(1)根据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进行分析;(2)根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3)根据硫酸亚铁、硫酸、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三)(1)根据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进行分析;(2)根据通入氮气能形成气压差产生气流进行分析;(3)根据黄钠铁矾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的水蒸气,不溶性的固体是氧化铁,溶液蒸发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钠进行分析;反思:根据碱石灰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一)(1)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会发生锈蚀,所以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3)铁在氯化钠存在的环境中会加速锈蚀,所以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加速了铁的生锈;(4)铁、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2Fe+O2+2CO2═2FeCO3;(5)Fe、O元素质量比为21:8,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56x:16y=21:8,x:y=3:4
所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
(二)(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2)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硫酸亚铁、硫酸、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所以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造成过氧化氢的分解;
(三)(1)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2)通入氮气能形成气压差产生气流,所以T1℃、T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气体全部排出;(3)黄钠铁矾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的水蒸气,不溶性的固体是氧化铁,溶液蒸发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钠,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4.8g,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水的质量为1.08g,所以x:y:z=3:2:6;反思:碱石灰具有吸水性,所以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D.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需要的水质量: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蒸馏水 B. 河水 C. 自来水 D. 矿泉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检验,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生活中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等工业.“—”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通过推理和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A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2)B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

B. b~c段只发生1个反应

C. 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3.7%

D. m=37.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 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 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0

2.00

0.75

0.75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求原 60g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书写计算过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

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_____,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如图5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①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

②图5中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有关。(说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蒸发溶剂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为15g

C. 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可能相同

D. 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有下列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⑦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并欲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发生装置仪器的组合为____(选择一套,填序号),当用如图2装置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写出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为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所得气体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