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AB分别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依据电子排布两种元素有相似化学性质

B. 原子A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阳离子

C. 原子A的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均为12

D. 元素B组成的单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

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并且只有1个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两种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符合题意;
BA是镁元素,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均为12,不符合题意;
D、氦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氦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

(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42.8g碘酸钾中含碘元素多少克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请根据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由________(分子”“原子离子”)构成;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混合物,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它属于____________(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2)下列铜制品中,利用了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铜质奖牌  B 铜导线   C 铜火锅

3湿法炼铜涉及了硫酸铜溶液与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该化学反应中可判断铁的金属性比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钙被称为人体中的“钢筋混凝土”。

(人体中的钙)

1)人体缺钙不会导致_____(填字母,下同)。

A 侏儒症 B 佝偻病 C 骨质疏松

2)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中磷酸根(PO4)化合价为_____

(单质钙)

提出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

思考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

实验验证一:

查阅资料: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3)实验结论: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该反应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干燥剂中的钙)

提出问题: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哪些固体?

猜想假设: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实验验证二:

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若温度明显升高,则含有_____;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5)小明认为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

6)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加热至580℃、碳酸钙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前首先要_____,再装入药品。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控温电加热器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9.0g11.0g,将装置B中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氧化物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蒸发所得固体(不含水)增重18.0g,求原固体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右图装置探究氧气的质量分数对燃烧的影响。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左图是版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t1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B. t1t3时间段气体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

C. 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D. 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B.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盐酸

D. 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南海——我们的聚宝盆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近30年来,菲律宾、越南等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最辉煌时的年开采量。

材料1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3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材料2矿产资源: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上的锰、约3100亿吨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吨铀等,比陆地矿产资源丰富得多。

材料3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很丰富。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化石燃料,除了南海资源中的油气外,还包括_____

2)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材料2指出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I.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II.写出第①、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

5)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化学社团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2)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

3)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