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填代号)作为发生装置。常温下,下列收集氧气的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3)用装置E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①”“②”)端进入。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

【答案】试管 锥形瓶 A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

(1)图中的仪器a是试管,b是锥形瓶。

(2)因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常温下收集氧气的方法不可行的是向下排空气法。

(3)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E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进入。

(4)装置C具有启普发生器的特点,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

3)铝合金制造的飞机外壳,具有轻量化、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耐受水雾和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__________等优点(写出两条即可)。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 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

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粗食盐中常含杂质CaCl2MgCl2Na2SO4。用粗盐制备精盐时,通常采用溶解、除杂、过滤和蒸发的操作,其中往粗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可以过量)的目的就是除杂。所加溶液的顺序错误的是

A.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B.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C. 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

D. 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从BC中选择,最佳的是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若用装有浓硫酸的F装置干燥氢气,气体应从_____(填“a”“b”)端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置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他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填写化学式);

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

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还可能含有___

(解释与结论)(5)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 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之间.

A.20℃~30℃ B.30℃~40℃ C.40℃~50℃

(2)20℃,将50g硝酸钾与1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

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

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小科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3.6g,装置④增重4.4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一定没有二氧化碳B. 可能是甲烷和氢气

C. 可能只有甲烷D. 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_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