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B.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5

C. 镁与锌的混合物2.4g,加入到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少于0.2g

D. 5g某物质加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答案】AC

【解析】

根据给出的数据和反应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逐一分析计算。

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即两者溶质的质量相等。

2NaOH+H2SO4=Na2SO4+2H2O

8098

可见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正确;

B、等质量(设质量均为mg)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而非4:5,错误;

C、镁与锌的混合物2.4g,加入到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假如2.4g全部为镁,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2

2.4g x

x=0.2g

假如2.4g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2

2.4g y

y≈0.074g

所以镁与锌的混合物2.4g,加入到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介于0.074g0.2g之间,正确;

D、5g某物质加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由于不知道溶解情况以及溶质和加入物质是否直接对应,所以无法判定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错误。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B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C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BE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吸热放热”)反应。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对水进行研究的有关问题。

(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l%,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有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含SO2NO2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 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该作用是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用___________来检验;

(4) 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要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方法______________

(5)“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关于水资源的保护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建立工厂污水处理系统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D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燃烧实验中,为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可以预先在集气瓶底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按要求实验,但发现集气瓶壁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处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增加受热面积,可以将铁丝绕成__________状。

(3)为确保实验成功,操作时要注意待火柴梗______________时,将铁丝由上而下__________伸入集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提取足量某火灾现场周围的空气,并探究该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向装置中通入气体样品一段时间后,高温加热D中的药品。回答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中,D中出现__________现象、E中出现__________现象时,能判断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请加以改进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制氧气,并用甲、乙两种方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所标序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指出图中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__________倾斜,原因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使试管炸裂;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判断氧气已经集满是看到_________,实验结束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因试管内压强减小而产生倒吸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提示: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 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是成功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

(1)化学实验安全第一,下列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取用大理石 B.称量粗盐 C.稀释浓硫酸 D.研碎胆矾

(2)根据图1和图2,读出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精盐的质量是________g.

(3)实验室用图3所示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由装置可推知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 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定是________(填序号).

A.不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制取氧气的反应 D.反应物都是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