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废料石膏(CaSO42H2O)可以“变废为宝”,用于生产氧化钙、硫酸钾、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如下系列研究。

一、高纯CaO的制备

【资料一】

Ⅰ.石膏(CaSO42H2O)与碳粉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Ⅱ.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同学用如图1装置制备CaO并验证石膏与焦炭高温反应的其他产物。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产生__现象证明有SO2生成;装置__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F中__现象证明有CO2生成。写出石膏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二、硫酸钾和电石的制备

乙同学模拟生产化肥硫酸钾和电石的流程如图2:

【资料二】CaO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和CO。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____(写出实验的方法、现象)。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该反应能析出K2SO4晶体的原因是__

三、假设上述流程中制得的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只含杂质CaO,乙小组同学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三】CaC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

步骤一:称取3.76g样品于图3所示石英管中(测定装置图如图3,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反应前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4.4g。(玻璃纤维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步骤二:将石英管内剩余固体全部转移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碳酸钙固体6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作用是__。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

(2)根据步骤一、二计算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___

计算确定CaCx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

(3)若碳酸钙未能完全干燥,则会导致CaCX中的x的值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 品红溶液褪色 E 出现浑浊 2CaSO4·2H2O + C 2CaO + CO2↑+ 2SO2↑+ 4H2O↑ CaSO4 + (NH4)2CO3 ===CaCO3↓+ (NH4)2SO4 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无碳酸钙 相同温度下,K2SO4的溶解度小 除去通入空气中的CO2气体 将生成的CO2完全排入丙装置中吸收 【答题空10】30:15:2 CaC2 偏小

【解析】一、高纯CaO的制备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了水)根据信息提示“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结论是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所以对应的现象为C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现象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硫,而导致高锰酸钾褪色.E装置的作用是证明二氧化硫已经完全被吸收,后面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所致,而非二氧化硫所以证明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装置 E中无明显变化(无二氧化硫的干扰)和装置F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有二氧化碳)碳粉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H2O+C 2CaO + CO2↑+2SO2↑+ 4H2O↑;

二、硫酸钾和电石的制备

(1)反应①是碳酸铵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4+(NH42CO3═CaCO3↓+(NH42 SO4.由于碳酸盐遇到盐酸会生成气体,所以要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冒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由于硫酸钾标注了沉淀符号,而已有的知识是硫酸钾可溶,说明在给定物质中溶解度相对最小,所以该反应能析出K2SO4晶体的原因是该温度下,K2SO4的溶解度小

三、实验设计是通过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避免对后期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的干扰),将碳化钙样品转化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丙装置完全吸收,也就是装置丙的质量增加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为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而避免残留于试管中,所以在反应完全后应该继续通入除去了二氧化碳的空气右侧的碱石灰是避免右侧的空气进入装置内导致二氧化碳等被吸收,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

①装置甲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CO2气体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残留在装置内的CO2气体被丙装置充分吸收

②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钙元素的质量为6g××100%=2.4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3.76g-1.2g-2.4g=0.16g,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2.4g:1.2g:0.16g=30:15:2;

对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0.16g÷( ×100%)=0.56g,则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为0.56g-0.16g=0.4g;

对应的碳化钙中的钙元素的质量2.4g-0.4g=2g,则碳化钙中钙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1:2;

所以CaCx的化学式CaC2

(3)若碳酸钙未能完全干燥,则钙元素的质量会偏高,会导致CaCX中的x的值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判断某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取该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中有____________元素,且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底我国首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踏上访问火星的旅程,其重要部件太阳能帆板使用的高纯硅制备原理是:2H2+SiCl4 高温 Si+4HCl。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NaOH固体配置200g10%的NaOH溶液,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NaOH的固体保存 B. 用天平称取NaOH固体

C. 加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D. 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存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两个硝酸根离子__②五个氨分子__

③三个铝原子__④两个亚铁离子____

(2)请从①活性炭 ②聚乙烯 ③熟石灰 ④氧气 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①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 ;②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

③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 ;④可做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

③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④曾青得铁化为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瓷器破碎 C. 铁锅生锈 D. 积雪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在做《基础实验8》中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NaOH固体溶于水后的溶液与CuS04溶液反应时出现了三种实验现象:蓝色絮状沉淀、浅绿色沉淀、亮蓝色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异常实验现象,

同学们展开研究性学习。

【提出问题】实验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初步探究】甲同学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现象如下: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沉淀不消失,沉淀逐渐增多。

第10~20滴

蓝色沉淀不再增加,振荡后沉淀逐渐变为浅绿色。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出现“异常”的主要因素。

【再次探究】两种异常现象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碱式硫酸铜是一种浅绿色固体,化学式可表示为aCuSO4·bCu(OH)2难溶于水,在酸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SO42—和H2O。加热时能分解生成氧化铜、非金属氧化物和氧气。

②铜酸钠[Na2Cu(OH)4]能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该溶液不稳定,久置或加热易生成氧化铜沉淀。

③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铜酸钠之间可逐步转化。

【猜想假设】

Ⅰ.Cu(OH)2在NaOH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

Ⅱ.实验中形成浅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实验探究】

Ⅰ.乙同学向Cu(OH)2中加入过量饱和NaOH溶液,沉淀溶解,滴加少量稀硫酸,出现黑色沉淀。

Ⅱ.丙同学取出实验中浅绿色固体,分成等质量两份,一份高温灼烧后只得到1.6gCuO固体,另一份滴加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盐酸10.95g。

【结论解释】猜想Ⅰ成立。出现黑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II成立。a:b=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丁同学按照书本要求向2mL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未形成亮蓝色溶液,说明实验现象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实验时要遵守实验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