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中,理由是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答案】等于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在未滴入溶液之前,溶液的pH1,为酸性溶液 NaClNaOH

【解析】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无剩余,溶液显中性,pH等于7

2)根据图象可知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等于1,为酸性溶液,随着另一种溶液的加入,pH逐渐增大,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3)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5mL 时,溶液为碱性,所以是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也有氢氧化钠,化学式分别为NaClNa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相似,写出这一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_____。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如_____。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_____

②确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_____

③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_____下溶解度_____

④溶解度曲线上一点(如A点)表示t1℃甲物质的一种_____溶液,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_____

⑤溶解度曲线下一点(如B点)表示t2℃甲物质的一种_____溶液,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_____

实验操作

A点溶液移动

B点溶液移动

升温

_____

_____

降温

_____

_____

蒸发溶剂

_____

_____

加溶质

_____

_____

50gB点甲物质溶液变为D点溶液最佳途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

下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当光线变暗时,溴单质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金属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誉为“新材料之母”。稀土金属钇的氧化物(Y2O3)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其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利用富钇稀土(含Y2O370%,含Fe2O3CuOSiO2等约30%)生产大颗粒氧化钇的种工艺如下:

(1)氧化钇(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氧化钇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提纯”是为了除去滤液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调pH”时加入碱液使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碳酸钇灼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获得大颗粒氧化钇,某小组研究了条件对产品直径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D50表示颗粒直径)

实验编号

沉淀反应温度/

60

80

85

93

93

93

料液浓度Kg/L

30

30

30

30

40

40

灼烧温度/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400

氧化钇D50/um

6.00

21.65

35.99

38.56

35.99

61.54

分析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灼烧温度均升高至1400℃,预期所得氧化钇D50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 (2)2个氮分子 (3)5个硫酸根离子

(4)甲烷 (5)+6价的硫元素 (6)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的锈浊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冋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2)a的数值为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 相对原子的质量:XY

C. 金属活动性:YC D. 消耗硫酸的质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