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问题

小葵查询相关资料后,知道要配制某种浓度的NaOH水溶液100mL,需加入NaOH 16.0g。如图的步骤一至步骤四为她在室温下进行此浓度溶液配制,以及溶液密度测量的步骤示意图。步骤四完成后,经老师提醒,才知道烧杯上的刻度标示仅为参考之用,误差较大。所以小葵待溶液温度回到室温后,再以量筒测量溶液的总体积如步骤五所示。

依测量的结果可知,用此方法和器材配制溶液确实会有较大的误差。应改用容量瓶等器材来配制溶液。小葵实际配制出的溶液密度最接近下列何者?(

A.0.86g/cm3B.1.10g/cm3C.1.16g/cm3D.1.22g/cm3

【答案】C

【解析】

溶液质量:155.0g45.0g110g,溶液体积:95mL95cm3,小葵实际配制出的溶液密度:1.16g/cm3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

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

4)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___________(填正放倒放)在桌上。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______________

5)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H都是已经学过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是能支持燃烧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 b溶液 > 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 a = 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 >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I.12.0g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

II.操作1的名称是_____;操作2应选择下图中_____(填编号),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III.步骤2加适量水的目的是_____;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袋内解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O3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3Fe2O3

猜想三:可能是_____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1)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2)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CaHCO3 2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 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物质之一。小文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归纳,并形成知识树(如图所示)。请你参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氧气的物理性质的知识中已经给出了两个实例,还有①②两方面,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

2)铁、硫、碳等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请你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A 作燃料 B 急救病人 C 气割 D 潜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其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的是()

A.直接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