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1分子中有4个原子

C. 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2

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

【答案】C

【解析】

A、反应前的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即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因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的分子中共含有14个原子,而反应后生成物之一的一个分子中含2个原子,则4X分子中含12个原子,因此1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B不正确;

C、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4=12;故C正确;

D、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而反应后有单质生成,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Si)。硅及其化合物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①Si+O2SiO2

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Si+2CO↑

④Si+2NaOH+H2ONa2SiO3+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③中表现了C的还原性

B.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休

C. 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Si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同学对初中所学气体制备等知识进行的整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F装置可用于收集一瓶干燥气体,则其可以收集的气体可能是______。(填选项)

A.NH3 B.H2 C.O2 D.CH4

4G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厉害了,我的国!近几年来,我国在交通、科技、环保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

(1)厉害了,大国交通!

①由我国自主研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如图)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Q和谐号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性;制造列车的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轨道建设中常用锰钢制造钢轨,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与锌之间,如果要通过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组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Fe、Mn、稀盐酸 B.Fe、Mn、MgCl2溶液

C.Fe、Mn、ZnCl2溶液 D.Cu、FeCl2溶液、MnCl2溶液

(2)厉害了,大国重器

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高纯硅是嫦娥四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它的制取可以表示为:SiHCl3+H2Si+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已知SiHCl3和SiCI4中Si的化合价相同,则SiHCl3中H的化合价为____价。

(3)厉害了,大国环保

据报道,我国的环保科技日益发达,尤其是“三废”甲车间废水处理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图为某工厂对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处理过程示意图(提示:除图示离子外,其他离子忽略不计)。

①实验室常用___测定废水的pH值,由图可知甲车间废水的pH______7(填“<”或“一”或>”);②已知乙车间的废水中只含一种溶质,若初步处理后后续处理的废水呈中性,则沉淀池中所得沉淀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_____

3.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

4.图Ⅰ与教材中的装置还是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______

5.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与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加热时间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球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

主要产物是

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的因素是______

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_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交流讨论)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另外的目的是______

②从理论上讲,并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开始反应的充分证据。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_____

3.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

4.图Ⅰ与教材中的装置还是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______

5.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与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加热时间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球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

主要产物是

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的因素是______

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_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交流讨论)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另外的目的是______

②从理论上讲,并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开始反应的充分证据。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同学对初中所学气体制备等知识进行的整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

2.用高锰酸钾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时,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使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将ADE连接好,打开活塞,发现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并不一定能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就是气体,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